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企业控制内部审计的一些问题

企业控制内部审计的一些问题

时间:2024-05-07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47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共同点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有多个共同点:

一、终极目的一致

虽然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各有侧重,但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二、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首先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设计和实施应对措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三、重要性水平相同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中都运用重要性水平,以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并评价错报和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的影响,获取合理保证。

四、识别的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相同

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在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时应当相同。

五、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相同

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都可能实施询问、观察、检查以及重新执行等程序,以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区别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存在以下区别:

一、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的目的不同

财务报表审计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是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支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是为了发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意见。

二、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范围要求不同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根据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不同,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采用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在实质性方案下,注册会计师可以不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在综合性方案下,注册会计师需要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所有重要账户和列报的相关认定获取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企业控制内部审计的一些问题
  • 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