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企业控制内部审计的一些问题

企业控制内部审计的一些问题

时间:2024-05-07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47
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共同点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有多个共同点:

一、终极目的一致

虽然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各有侧重,但它们的终极目的都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二、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首先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设计和实施应对措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三、重要性水平相同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中都运用重要性水平,以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并评价错报和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的影响,获取合理保证。

四、识别的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相同

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在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时应当相同。

五、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相同

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都可能实施询问、观察、检查以及重新执行等程序,以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区别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存在以下区别:

一、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的目的不同

财务报表审计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是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支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是为了发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意见。

二、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范围要求不同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根据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不同,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采用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在实质性方案下,注册会计师可以不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在综合性方案下,注册会计师需要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所有重要账户和列报的相关认定获取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 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出资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规范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促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六条 国资委依法对企业总会计师工作

  • 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是怎样控制的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称为企业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实施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货币合理、合法开支以及货币回收途径的安全可靠;防止贪污受贿等舞弊行为的出现,以保证

  • 企业控制内部审计的一些问题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所有重要账户和列报的每一个相关认定获取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便对内部控制整体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 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 内部审计信息化风险应对措施是什么
  •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