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 > 四级军士长退伍费是多少钱

四级军士长退伍费是多少钱

时间:2022-12-12 浏览:6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4953

在义务兵役制下,指军人服现役期满后停止服役,或由于别的原因退出军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伍。通常情况下退伍军人是有退伍费用的,而且根据不同的军衔进行补偿。那么四级军士长退伍费多少钱?

四级军士长退伍费补偿标准

四级军士长,退役至农村的退役费为283683元、县城的214135元、大中城市的190250元,奖励工资7700元(大中城市少100元),一次性退役金72000元,住房资金142361元,医疗保险9388元,职业年金40979元。

四级军士长退役费小计为农村的556111元、县城的486563元、大中城市462578元,这是可以拿到手的标准;另外养老保险150868元,不分城乡户籍,该部分转接到地方不能领取。

士官复原费包括哪些项目,如何计算

一是基本复员费。按月工资基数(军衔工资、军龄工资、边远艰苦地区津贴、地区附加津贴和高山海岛津贴之和,下同)计发,不满10周年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1.5个月,不满15周年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2.5个月,不满20周年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3个月,满20周年以上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4个月。其中,军龄不满1周年的部分,按年标准的一半计发。

二是安家补助费。按月工资基数计发,复员到大中城市的,10周年以内的,每年发给0.5个月,10周年以上的,从第11年起,每年发给1.5个月;复员到县市以下地区的,相应增发0.5个月。其中,军龄不满1周年的按年标准计发。

三是回乡生产补助费。复员回农村的士官按月工资基数计发,军龄每满1年发给1.5个月。

四是医药生活补助费。对患有慢性病的复员士官,视病情轻重,经军以上机关批准,发给医药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最高5000元,最低1200元。

五是奖励工资。当年符合发放奖励工资条件的,按工资收入标准为基数计发1个月。

六是住房补贴和公积金。退役腾退军产住房后,按照个人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账户累计金额发放。服役期满后,住房补贴和公积金总数,下士约为3.8万元,中士约为6.2万元,上士约为9.3万元,四级军士长约为12.4万元。具体金额因个人军衔工资档次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七是退役医疗保险金。由财务部门将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和国家补助本息及军龄补助,按照规定转至安置地社会保险机构,或者支付个人。

服役期间若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退伍了有没有影响

借款人应当按照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约定,按期偿还贷款本息。办理公积金贷款的军人退出现役办理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结算时,所在单位财务部门依据《委托转账还款授权书》,将其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划转至协作银行,用于偿还剩余贷款本息。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从2011年11月起,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按服役年限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2011年的退役金标准为4500元。以服役10年的士官为例,如果选择自主就业,即可在正常计发的退役费之外,领取4.5万元的一次性退役金。服役期间如果获得荣誉称号或立功,按一定比例增发。具体以当年标准为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四级军士长的退伍费是根据退役到不同的地区的补偿标准来计算的。另外养老保险,不分城乡户籍,该部分转接到地方不能领取。而且对于服役期间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退伍后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作为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体力劳动强度的基本定义和计算方式,包括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等。根据劳动强度指数的大小,体力劳动强度被分为四级。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相比旧标准

  •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材料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的材料及相关法律问题。未成年人需提供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监护人的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及现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扣押他人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 山西工伤赔偿标准

    山西省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不同伤残等级职工的待遇规定。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享受的伤残津贴,如果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五级和六级伤残职工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也享受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七级至十

  • 构建四级区域性劳动争议调处网络

    成都市总工会与全国其他城市工会共同构建四级区域性劳动争议调处网络的过程和成果。通过成立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以及健全工会预警信息网络等措施,实现了对劳动纠纷的预防和解决,保障了劳动关系的

  • 城市建设配套费申请程序详解
  • 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
  • 工伤致死赔偿的相关规定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