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合并 > 我国企业合并理论及合并业务有哪些

我国企业合并理论及合并业务有哪些

时间:2023-10-1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636
【摘要】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我国企业合并理论与实务进行了规范。本文浅述了合并会计报表的三种基本理念: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当代理论,并对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进行了探讨。

国际合并理论及方法的发展

一、国际现有合并理论及其发展

1. 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认为母公司并不拥有子公司,而是控制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合并财务报表被视为母公司财务报表的延伸,母公司股东被视为合并经济个体的股东,少数股东则视为合并经济个体的债权人。

然而,母公司理论存在一些缺陷,如未考虑到政府部门、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采用双重计价标准,以及将少数股东列为负债和股东权益之间,并将他们的损益列入费用项目。为了弥补母公司理论的不足,实体理论应运而生。

2. 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认为合并财务报表不应被视为母公司报表的延伸,而应将母子公司视为单一经济个体,由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实体理论完善了母公司理论,但也存在缺陷,如合并报表中的商誉是整个子公司的商誉,少数股东只持有子公司很小比例的股权,合并报表向少数股东提供的会计信息几乎没有意义。

3. 当代理论

当代理论综合了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的优点,对于少数股东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在当代理论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和商誉的确定采用母公司理论,而未实现的利润采用实体理论。

二、国际企业合并方法的发展

1. 权益结合法

权益结合法假定企业合并是实施合并的企业与其他参与合并企业的股东间的普通股交换。合并被视为两个公司的普通股股东在合并他们的权益、资产和负债。

2. 购买法

购买法假定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的净资产的一项交易。购买成本应以实际支付的款项或放弃的资产的公允价值来计算,购买企业的利润包括被合并企业合并后根据成本所计算的利润。

综上所述,国际上流行的两种企业合并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

我国企业合并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一、我国目前的企业合并理论

我国目前以母公司理论作为企业合并的主要理论。母公司理论强调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满足母公司股东的需要,因此主张采用完全合并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然而,我国的子公司概念是以控制关系为基础的,根据《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合并范围包括母公司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的被投资企业以及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

此外,我国允许企业采用的实质上是购买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对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计量还没有一套系统合理的方法,且我国的企业合并以同一控制的合并形式居多。因此,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会计报表合并实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我国目前企业合并理论运用现状

2006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合并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这些准则明确了企业合并的概念,对合并进行了分类,规范了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并对与合并相关的费用的处理和合并的披露进行了规范。

在我国的企业合并实务中,以实体理论为主要指导理论,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采用购买法。

我国合并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合并理论的选择

从整体看,我国目前的合并会计报表侧重于母公司理论。然而,从长期发展来看,实体理论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实体理论取代母公司理论是国际合并理论发展的趋势,而且我国加入WTO以来,会计准则逐渐国际化,实体理论是国际合并会计准则发展的方向。

二、合并范围的确定

确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控制权是确定合并范围的前提基础。在我国,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应采用质量标准原则,即实际拥有一个企业经营、财务决策及获益的权利时,才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三、合并方法的选择

购买法全面替代权益结合法是合并会计报表方法发展的趋势。购买法将企业合并视为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企业的净资产交易,更具有合理性。然而,权益结合法在我国会计报表合并实务中仍有其合理性,因为操作简便,会计处理相对简单,降低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因此,我国目前的合并方法应以购买法为主,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采用权益结合法,但必须严格限制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条件,以防止滥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合并后的债务如何承担

    公司合并后债务的承担问题。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需要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合并过程中需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等,并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债权人并进行公告。债权人可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程序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的程序和所需资料。当事人需前往工商局领取申请表并填写公司变更表格,同时准备相关证件和资料前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税务局办理变更登记。股权变更所需资料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公司章程修正案等。具体申报资料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

  • 股东不签字如何解散公司

    公司解散的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大会的决议需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方为有效。在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等情况下,需依法办理登记事项变更手续。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决策合法性。

  •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指引,特别是对于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行政许可的审核标准。内容包括合规性要求、股权清晰、经营规范、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同时,详细阐述了申请文件的要求,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专项说明、批准文件等。此外

  • 授权委托书
  •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含义和计量基础
  • 公司合并与分立涉及的债务承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