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吕大军的名为“公爵王”的爱车发生事故,导致底盘严重受损。吕大军按照保险公司的指示将车辆送到指定的修配厂进行维修,并授权修配厂代为理赔。然而,保险公司以理赔手续不全为由拒绝支付理赔款,转而向吕大军索要维修费。
吕大军认为他已经将合同债权转让给了修配厂,因此保险公司应承担责任。然而,保险公司一直没有理赔,导致修配厂在2003年向吕大军提起诉讼。吕大军在一审和二审中败诉,只能服从法院判决并支付维修费。
吕大军不满于与修配厂的官司了结,他想讨回公道。他再次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但保险公司以保险理赔请求超过两年有效期为由拒绝赔偿。吕大军在2005年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保险公司强调吕大军的理赔请求已超过两年的期限,但吕大军的代理律师认为,吕大军在事故发生后的两年内多次要求保险公司理赔,是保险公司一再拖延导致理赔超时。法庭审理中,保险公司的代理律师也承认,保险公司当初应该及时理赔。吕大军认为保险公司的解释不可接受,因为在与修配厂的官司中,修配厂明确表示多次向保险公司要求索赔,但保险公司坚持以手续不齐等原因拒赔。
一审法院认定吕大军在事故发生后通知了保险公司,并委托修配厂向保险公司理赔,形成了债权的转让。因此,保险理赔的诉讼时效应重新计算,理赔时间应从吕大军起诉保险公司的时间2005年11月21日开始计算。根据这一判决,吕大军的理赔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
自杀及自杀条款的概念、性质与意义。自杀条款是保险合同中对于保险人在一定期限内故意自杀导致的死亡不负给付保险金义务的约定,作为寿险合同的免除责任条款。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退还已支付的保险费。保险业将自杀列为除外责任,是因为
史某将其重型自卸货车投保给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慈溪市营销服务部后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事故中,史某雇佣的驾驶员负次要责任,导致第三者尹辉阳死亡。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只愿意赔偿部分损失,引发赔偿纠纷。史某因此需支付第三者损失及诉讼费,遂向法院起诉保险公司
交通事故伤者拖延住院的维权方法,包括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和保留垫付费用的票据等策略。同时介绍了直接走保险程序的流程,包括报案、查勘定损等环节,并详细说明了保险公司的定损流程,包括现场查勘定损、远程定损、驻点评估机构的定损等处理方式,如与保险公司有争议可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如果受到工伤事故导致人身损害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向用人单位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而如果劳动者的人身损害是由于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