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十分复杂,推行农产品包装上市和标识标注是一个分类管理、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本法对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行为主体和产品对象只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的包装和标识范围、对象和实施步骤,本法授权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办法进行规定。农产品销售需要证件有很多,除了营业执照还需要提供产地证明的,将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质量标志、植物检疫证书、生产主体开展产品自检和委托检测出具的产地合格证明作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的基础条件。
二、农产品包装的策略
突出商品农产品形象的包装策略。突出农产品形象,是指在包装上通过多种表现方式突出该农产品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内部成分、结构如何等形象要素的表现方式。这一策略着重于展示农产品的直观形象。随着购买过程中自主选择空间的不断增大,新产品不断涌现,厂商很难将所有产品的全部信息都详细地向消费者介绍,这种包装策略通过在包装上再现产品品质、功能、色彩、美感等,有助于商品充分地传达自身信息,给选购者直观印象,真实可信,以产品本身的魅力吸引消费者,缩短选择的过程。展示企业整体形象的包装策略。企业形象对产品营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很多企业从产品经营之初就注重企业形象的展示与美誉度的积淀。运用这种包装策略的企业文化积淀比较深厚。有的企业挖掘企业文化透彻,并且能与开发的农产品有机地融合起来宣传,达到了既展示企业文化,介绍其产品,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又有利于促销的目的。
三、农产品包装的内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包装或者标识义务。对一家一户、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没有提出包装和标识要求。按照农业部规定需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农产品,只有经过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才可以上市销售;未经包装或者未附加标识的,不允许上市销售。销售的产品在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必须标注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藏、运输过程中使用过添加剂的,必须标明使用过的添加剂名称。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向您介绍的关于农产品包装要办手续吗的内容。农产品销售需要证件有很多,除了营业执照还需要提供产地证明的,将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质量标志、植物检疫证书、生产主体开展产品自检和委托检测出具的产地合格证明作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的基础条件。若您就农产品包装要办手续吗想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建议在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律师会给您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回答。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商品缺陷导致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缺陷指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不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涉及商品质量标准方面,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销售无执行标
我国目前在国际农产品外贸总额的排位上列第七位,占世界农产品外贸总额的3.55%。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的出口形势是出人意料的。此前,业内绝大多数人士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后,首先受到最大冲击的是农业,特别是在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可能会导致900万到2000万农民的失
中国的农业由于长期分散经营,缺乏现代化,科技含量偏低、市场意识淡薄等缺陷,不被人们所看好。现在,当我们掀开过渡期的保护网后,却发现中国农业非但没有被冲垮,反而在严峻的市场竞争面前,稳住国内市场,积极主动出击,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加入WTO以后,中国承诺农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