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当事人都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那么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程序怎么走?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程序怎么走1、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3、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4、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二、对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有哪些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2、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3、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4、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5、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程序怎么走的内容,行政诉讼判决的执行程序:申请、受理、发出执行通知、采取强制措施。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七条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
公司未缴纳社保的强制执行程序。当取得仲裁裁决后,如果公司拒不执行,可按照相关步骤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包括仲裁裁决书等。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限根据当事人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最后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依法申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