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公司法规定,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侵害了公司的利益,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以书面形式要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公司监事的行为侵害了公司的利益,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以书面形式要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公司人员以外的人侵犯了公司的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了损失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以书面形式要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或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应当如实出资,这是最基本的义务。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有前置程序限制,而直接诉讼无此要求,股东有权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存在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的,前述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法》没有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前置程序。但从《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可以看出,股东代表诉讼提起的前提必须要穷尽内部救济,即在股东向公司提出权利主张而不能实现的前提下,股东才可以替代公司提起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相比,提起强制解散公司的诉讼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