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商品房买卖 > 房子过户费多少钱

房子过户费多少钱

时间:2023-10-20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2107

房屋过户费用计算及税费分析

一、买房人应缴纳的税费

1. 契税:房款的1.5%(面积在144平米以上的需要缴纳3%,面积在90平米以下且为首套房的可缴纳1%)。

2. 印花税:房款的0.05%。

3. 交易费:每平方米3元。

4. 测绘费:每平方米1.36元。

5. 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00元。

二、卖房人应缴纳的税费

1. 印花税:房款的0.05%。

2. 交易费:每平方米3元。

3. 营业税:全额的5.5%(房产证未满5年的)。

4. 个人所得税:房产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房产证满5年且为唯一住房的可免除)。

三、商业拍卖房子过户需要缴纳的税费

1. 成交价3%的契税。

2. 手续费:每平方米5元的交易费,每套550元的登记费。

3. 成交总价万分之五的印花税。

4. 差价30%-60%的土地税。

5. 差额的5.55%营业税及附加。

6. 差价20%的个人所得税。

根据以上计算,一套商铺在转让时产生的税费至少高达差价的40%以上,相对于普通住宅,交易成本要大得多。

房屋过户费用计算方法

房屋过户费用计算如下所示:

1. 契税:按购房款项的1%缴纳。

2. 所得税:按照房产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缴纳。

3. 手续费:按照房屋面积的6元/平方米缴纳。

4. 产权登记费:固定费用80元。

5. 房屋评估费:按照评估额的0.5%缴纳。

综合以上费用,即可得到房屋过户费用的总额。

继承房屋过户费用计算

以李先生将房产过户给前妻和女儿为例,房产价值为50万元人民币,计算继承房屋过户费用如下:

根据房地产价格总额的不同范围,采用不同的累进计费率:

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100以下(含100),累进计费率:5‰。

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101以上至1000部分,累进计费率:2.5‰。

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1001以上至2000部分,累进计费率:1.5‰。

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2001以上至5000部分,累进计费率:0.8‰。

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5001以上至8000部分,累进计费率:0.4‰。

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8001以上至10000部分,累进计费率:0.2‰。

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10000以上部分,累进计费率:0.1‰。

根据以上计费规则,李先生的房产需要缴纳5‰的评估费,即50万×5‰=2500元。完成评估后,国家会根据评估的房产价格办理继承房屋过户手续,这涉及到税收法律,无法避免。

以上是关于房屋过户费用的介绍。对于这种专业问题,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并在涉及法律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 房子登记在女友名下钱是男方交的房子归谁

    关于房子登记在女友名下但实际由男方出资购买时房屋的归属问题。双方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同居期间财产分割、离婚房产分割的特殊情况,包括用他人身份购房、买二手房未过户、受赠继承未过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及以孩子

  • 延期交房免责事由的法律解释

    延期交房免责事由的法律解释。文章中详细解释了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对房屋交付的影响,并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当这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时交房时,开发商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但出卖人仍需在合理期限内履行通知义务,否则将构成

  • 城里买房之后家里的宅基地是否能够继承

    城里买房之后家里的宅基地是否能够继承的问题。如果农村父母的房子拥有合法产权,包括宅基地证和房屋产权证,那么子女可以继承房屋,但需要符合当地宅基地申请条件并办理过户手续。如果房子没有合法产权,则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先过户再买房对继承权利影响不大,但需考

  • 新房交房顶层漏水的处理方式
  • 公务员小区的房子能买吗
  • 房屋抵押贷款需要先过户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