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 > 车祸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险理赔

车祸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险理赔

时间:2025-01-27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1
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就是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的,那么在交通事故中死者的身份不明是否可以进行保险理赔?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车祸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险理赔

案情介绍:

2003年3月份,乙驾驶一辆小货车在324国道上与甲(不明身份)发生碰撞,造成甲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交警大队依法认定乙负本事故次要责任,甲负本事故主要责任。因甲无身份证,无法找到其亲属,故乙依照规定将所有的赔偿款(包括24000元左右的死亡赔偿金)全部支付给交警大队,由其代甲的亲属领取。但是保险公司却却拒绝理赔,因此双方闹上法院。

法院判决:

提及的事实上是关于交警大队在本事故中是否有权收取该款项问题。若交警大队的行为是正确的,则保险公司应予理赔;否则,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死者身份不明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又未明文规定如何处理。为此,1998年5月21日公安部作出公交管(1998)122号《关于对死者身份不明的交通事故如何结案的请示的批复》文件,该批复第二款规定:“对于死者身份无法查明的交通事故,应依据调查的事实分清责任;依法处罚身份明确的其他责任人;依法确定赔偿数额,由赔偿一方付款签字后即结案”。第三款规定:“对身份不明死者的赔偿费和遗物,由办案机关妥善保管……。”

1998年7月3日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作出闽交警安[1990]029号关于转发公安部《关于对死者身份不明的交通事故如何结案的请示的批复》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市)、县(区)公安处、局交警支、大队,在处理同类事故(即对死者身份不明的交通事故)均应按照上述公安部的批复办理。

依据上述规定,本案中交警大队有权代领该款项并妥善保管,故保险公司应依据与你所签订的《责任保险合同》约定,予以理赔。

律师解析:

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应首先弄清保险理赔的条件。事故车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属于投保车辆的损失;

(二)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三)不属于除外责任;

(四)属于必要的合理费用。

保险事故发生后,除向公安交警部门报案外,还应按《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派人报案,则应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并提供保险单和保险费收据,按要求填写出险通知书;如来不及派人报案,可先电话报案,待事故处理后,再向保险公司补述事发经过,并填写出险通知书。

按照保险条款规定,保险车辆因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而受损时,或致第三者财产损坏,应当坚持修复为主原则,但在修复前须经保险公司定损检验,确定修理项目、方式、费用。送修理厂修复后,保存好修理发票。提供必要的材料向保险公司索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受害人是否可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

    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能否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以及保险公司是否可直接向受害方支付赔偿金的问题。根据司法实践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受害方支付保险金。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使受害人能及时获

  • 海啸损失的保险理赔范围

    海啸和地震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在车险中的理赔情况。海啸损失在车损险的理赔范围内,而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一般不在车险理赔范围,除非是由高空坠物引起。另外,文中还列举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伤害行为等。

  • 保险公司全额赔偿车祸赔偿金

    车祸对方全责时,需要对你进行赔偿。赔偿金的计算是根据人身损害的标准来确定的,相关法律对此进行了规定。如果赔偿金额在保险理赔额度之内,保险公司将全额赔偿,否则只按照合同约定的最高赔偿额进行赔偿。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应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费

  • 医疗事故处理:针对婴儿死亡的赔偿方案

    车祸受伤保险理赔流程包括报案、现场查勘、审核索赔单证、理算赔案、经理审批和财务划款等步骤。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 车祸保险理赔期限
  • 车被撞对方保险把钱赔给当事人吗
  • 车祸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险理赔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