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 > 车祸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险理赔

车祸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险理赔

时间:2025-01-2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1
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就是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的,那么在交通事故中死者的身份不明是否可以进行保险理赔?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车祸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险理赔

案情介绍:

2003年3月份,乙驾驶一辆小货车在324国道上与甲(不明身份)发生碰撞,造成甲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交警大队依法认定乙负本事故次要责任,甲负本事故主要责任。因甲无身份证,无法找到其亲属,故乙依照规定将所有的赔偿款(包括24000元左右的死亡赔偿金)全部支付给交警大队,由其代甲的亲属领取。但是保险公司却却拒绝理赔,因此双方闹上法院。

法院判决:

提及的事实上是关于交警大队在本事故中是否有权收取该款项问题。若交警大队的行为是正确的,则保险公司应予理赔;否则,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死者身份不明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又未明文规定如何处理。为此,1998年5月21日公安部作出公交管(1998)122号《关于对死者身份不明的交通事故如何结案的请示的批复》文件,该批复第二款规定:“对于死者身份无法查明的交通事故,应依据调查的事实分清责任;依法处罚身份明确的其他责任人;依法确定赔偿数额,由赔偿一方付款签字后即结案”。第三款规定:“对身份不明死者的赔偿费和遗物,由办案机关妥善保管……。”

1998年7月3日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作出闽交警安[1990]029号关于转发公安部《关于对死者身份不明的交通事故如何结案的请示的批复》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市)、县(区)公安处、局交警支、大队,在处理同类事故(即对死者身份不明的交通事故)均应按照上述公安部的批复办理。

依据上述规定,本案中交警大队有权代领该款项并妥善保管,故保险公司应依据与你所签订的《责任保险合同》约定,予以理赔。

律师解析:

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应首先弄清保险理赔的条件。事故车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属于投保车辆的损失;

(二)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三)不属于除外责任;

(四)属于必要的合理费用。

保险事故发生后,除向公安交警部门报案外,还应按《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派人报案,则应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经过,并提供保险单和保险费收据,按要求填写出险通知书;如来不及派人报案,可先电话报案,待事故处理后,再向保险公司补述事发经过,并填写出险通知书。

按照保险条款规定,保险车辆因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而受损时,或致第三者财产损坏,应当坚持修复为主原则,但在修复前须经保险公司定损检验,确定修理项目、方式、费用。送修理厂修复后,保存好修理发票。提供必要的材料向保险公司索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主贾先生因救治伤员未及时报案,保险公司拒赔

    车主贾先生因救治伤员未能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案的情况。事故导致车辆损坏和乘车人受伤。虽然贾先生事后报案,但保险公司怀疑骗保并拒绝赔付。经法院审理,判决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并承担诉讼费,因为贾先生符合保险合同约定并在规定时间内通知了保险公司。

  • 车辆被撞,对方全责,保险公司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车辆被撞后,对方全责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情况下,被撞车主应如何采取行动。首先,被撞车主应寻求专业机构进行车辆维修评估和修理,并获取相关凭证。然后,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被撞车主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车主和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

  • 酒驾撞人赔偿

    酒驾撞人赔偿的相关内容。酒后驾驶撞人一般负全责,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肇事方需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其他合理费用。保险公司需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并向相关侵权人行使追偿权。此外,醉酒驾驶会受到刑事处罚和其他隐形处罚。

  • 交通事故保险的赔偿问题

    交通事故保险的赔偿问题,包括责任认定、赔偿限额、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理赔流程以及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保险公司应按照被保险机动车在事故中的责任进行赔偿,并承担法定的赔偿责任。投保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案并办理理赔手续,如有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解释

  • 交通事故理赔交强险赔偿限额
  • 保险理赔时效的规定
  • 道路交通事故后的保险处理程序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