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 > 股权众筹存的有关法律风险

股权众筹存的有关法律风险

时间:2023-09-1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87
股权众筹存的有关法律风险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及其困扰

一、触及公开发行证券或“非法集资”红线的风险

股权众筹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公募”与“私募”界限的划分,使得传统的线下筹资活动转换为线上,涉足传统“公募”的领域。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募”与“私募”的界限逐渐模糊化,使得股权众筹的发展也开始触及法律的红线。

股权众筹需要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严格的管控或采取特殊方式才能规避《证券法》的限制,而这种规避方式往往是不可靠的,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未经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或者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累计超过200人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股权众筹的融资方式很可能被纳入其中,面临刑事制裁的风险。投资人的合法财产利益可能受到极大威胁,甚至可能损失惨重。

二、存在投资合同欺诈的风险

股权众筹实际上是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签订的投资合同,众筹平台作为第三人起着居间作用。股权众筹多采用“领投+跟投”的投资方式,由专业投资人作为领投人,普通投资人跟进投资。然而,在政策与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这种投资方式容易增加领投人与融资人之间的恶意串通,对跟投人进行合同欺诈。

领投人与融资人之间存在利益关系,领投人带领众多跟投人向融资人提供融资。若领投人名气很大或跟投的人数众多,可能产生“羊群效应”,导致许多投资人在不明投资风险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当融资人获取大量融资款后,存在逃匿可能或以投资失败等借口让跟投人遭受损失。信息不对称、缺乏监督制约机制以及“羊群效应”的作用,使得投资合同欺诈的风险增加,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小额投资纠纷可能导致投资者不得不走上民事或刑事法庭,解决纠纷的成本过高。

三、股权众筹平台权利义务模糊

股权众筹平台的作用在于发现投资者与融资者的需求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匹配,提供服务以促成交易并提取相应费用。然而,股权众筹平台的权利义务模糊不清。虽然股权众筹平台属于一般的居间合同,但其实际职能超出了居间功能。

股权众筹平台除了居间功能外,还具备管理监督交易的职能。例如,股权众筹平台有权采取中断账号、删除地址、关闭服务器等行为,对违反协议或法律的行为进行制裁。此外,股权众筹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服务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存在不对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理清股权众筹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并设定合理的权利义务关系,以为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提供可靠的依据,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服务双方的平等地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众筹的法律监管方式

    众筹的法律监管方式,重点涉及股权众筹的法律监管内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草案)》规定了股权众筹融资方式公开发行证券的相关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十部委意见明确了股权众筹融资业务的监管责任,证监会也发布了专项检查通知进行监管。此外,国务院

  • 界定众筹非法集资的方法是什么

    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定方法。首先定义了非法集资和股权众筹的概念,并指出股权众筹必须通过第三方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进行。接着从回报方式、对金融秩序的影响、发行方式、风控和法律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的实质性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强调了股权众筹的公开

  •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的问题。股权众筹存在不确定性,为了解决投资者的顾虑,股权众筹引入了第三方资金托管方案,保障双方权益,防止风险发生。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以促进股权众筹健康发展。

  • 股权众筹将以小微企业为市场主体

    股权众筹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发展。在《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股权众筹被明确定义,其融资方应为小微企业,融资活动须通过中介机构平台进行。融资方需向投资人披露关键信息,而投资者应具备风险承受能力。股权众筹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为创新

  • 刑事法律
  • 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应遵守主要规则
  • 股权众筹融资的法律分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