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 >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探微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探微

时间:2023-08-2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679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意义

引言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信息公开化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向,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不容乐观,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性信息的公开尤为突出。

隐私权保护的意义

公民的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一样,都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没有公众的知情权,公众不能监督政府,民主政治不能存在;没有公民的隐私权,公民失去自由,民主政治同样不能存在。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正确协调公民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公开、公平、公正地履行行政行为,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合法公开原则

合法公开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应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则的拘束。政府机关只能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履行其职权公开个人信息。

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要在公民的权利保护和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政府信息公开时必须有明确的、合法的和特定的使用目的,不得超出其使用的目的和范围。

区分处理原则

在政府信息中,可能既包含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同时也包含涉及到个人隐私。在此情形之下,应进行区分处理,对有关个人隐私的部分不予公开,其他部分加以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完善建议

制定并完善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明确隐私权在法律中的地位,制定《隐私权保护法》,确立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如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例外。

强化执法人员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正当程序意识

政府及执法人员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赋予自己的权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正当程序意识,加强法律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打下基础。

建立完善有效的事先程序监督和事后司法审查机制

制定明确监督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建立独立的司法审查制度,对政府的公开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个人隐私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征地拆迁相关信息公开问题的责任

    征地拆迁相关信息公开问题的责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监督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若发现行政机关未履行相关义务可举报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行政机关违反条例规定,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或存在其他违规行为,将受到责令改正、处分等处罚

  • 滞纳金缴纳: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

    滞纳金缴纳的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的附带征收。关于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存在损害赔偿说、行政处罚说、行政秩序罚说和损害赔偿兼行政执行罚说等不同观点。

  •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特征、执行种类和实施方式。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或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相对方采取强制手段,促使其履行义务的行为。其特征是执行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院,执行对象范围广泛,包括物、行为和人。执行方式分为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间接执行包括

  • 拆迁征地价格怎么算

    拆迁征地价格的算法。征地拆迁补偿金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属物与青苗补助费以及房屋拆迁补偿。计算方法因地域及相关政策影响呈现差异,需关注地方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公开内容。同时,拆迁户应了解补偿政策,保障自身权益。

  • 环保行政处罚公开多长时间
  • 被拆迁人如何申请信息公开
  • 土地出让合同是否可公开查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