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 >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探微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探微

时间:2023-08-25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7679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意义

引言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信息公开化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向,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不容乐观,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性信息的公开尤为突出。

隐私权保护的意义

公民的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一样,都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没有公众的知情权,公众不能监督政府,民主政治不能存在;没有公民的隐私权,公民失去自由,民主政治同样不能存在。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正确协调公民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公开、公平、公正地履行行政行为,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合法公开原则

合法公开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应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则的拘束。政府机关只能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履行其职权公开个人信息。

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要在公民的权利保护和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政府信息公开时必须有明确的、合法的和特定的使用目的,不得超出其使用的目的和范围。

区分处理原则

在政府信息中,可能既包含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同时也包含涉及到个人隐私。在此情形之下,应进行区分处理,对有关个人隐私的部分不予公开,其他部分加以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完善建议

制定并完善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明确隐私权在法律中的地位,制定《隐私权保护法》,确立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如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例外。

强化执法人员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正当程序意识

政府及执法人员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赋予自己的权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正当程序意识,加强法律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打下基础。

建立完善有效的事先程序监督和事后司法审查机制

制定明确监督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建立独立的司法审查制度,对政府的公开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个人隐私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征地批文的政府信息公开义务

    征地批文的政府信息公开义务,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征地批文是应公开的重要内容。市、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应重点公开征地信息,包括贯彻落实农村工作政策、财政收支、征收或征用土地及其补偿情况等。征地流程包括拟定征地方案、审查报批、征地方案公告和

  • 任丘政府公开报告

    任丘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任丘市卫生局主动公开了96条各类信息,涵盖多个方面如机构设置、领导活动等。至今,未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也未因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而引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市政府加强领导、监督考核和配套措施的落实,建立了信息公开的工

  • 政府信息公开责任主体的范围

    政府信息公开责任主体的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央机关的六类主体以及政府机构的六要素。这些主体和要素共同构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体系。

  • 征地拆迁案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征地拆迁案中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市、县政府应依法主动公开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内容,包括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征地告知书等。同时,一些不便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可以依申请公开,如用地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等。政府信息范围还包括行政机关制作或获取的信息

  • 天津市信息公开的规定与要求
  • 拆迁补偿方案是否需要公告
  • 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