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借款诉讼案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送达难题。由于涉及的被告人数不断增加,除了债务人外,还可能涉及大量的保证人。企业债务人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负责人常常下落不明,企业可能会更换办公场所甚至搬空。而向自然人送达诉讼文书更加困难,许多自然人早已更换了当初在银行留下的手机号码,或者虽然接电话但拖延时间不去法院签收传票,故意延缓案件进展。由于法院无法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给当事人,导致大量案件只能采取留置送达或公告送达方式,从而延长案件审理周期,严重影响后续程序的进行。
金融机构在对外贷款时都会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保留完整的书面资料并妥善管理档案,因此在诉讼中掌握着主动权。被告参加诉讼时,一般会认可借款事实,但由于没有还款能力,希望银行能延期还款或减免利息。此外,由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公告送达的比例较高,大多数被告不会参加诉讼。法院会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证据材料直接支持银行的诉讼请求。
无论案件最终以判决结案还是调解结案,负有还款义务的当事人很少能够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履行还款义务。许多当事人在执行阶段拒绝接电话,采取回避态度,因此大多数案件最终都需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然而,由于许多金融借款纠纷案件涉及的抵押房产是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执行程序不得不暂时搁置。执行难成为法院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外,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抵押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原先评估价值的情况居多,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债权受偿率。
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提审犯人及后续程序问题。在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交给检察机关审查,期间涉及证据材料的提供、非法证据审查及补充侦查等环节。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多两次。若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将作出不起诉决定。
军人离婚案件的管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非军人对军人、非军人对文职干部、军人和军人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及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的管辖均有详细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及军人的情况还需考虑其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管辖。
法官审理案件公正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抗诉等法律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包括应当回避的情形和申请回避的途径。当事人若发现审判人员违反回避制度,可依法申请其回避。
再审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程序,目的是纠正错误的判决或裁定。再审与重审有以下区别:再审是针对已经生效的案件,重审是针对尚未生效的案件;再审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或本院院长提出,重审是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