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特点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特点

时间:2023-10-03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9546

送达问题导致审判周期延长

金融借款诉讼案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送达难题。由于涉及的被告人数不断增加,除了债务人外,还可能涉及大量的保证人。企业债务人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负责人常常下落不明,企业可能会更换办公场所甚至搬空。而向自然人送达诉讼文书更加困难,许多自然人早已更换了当初在银行留下的手机号码,或者虽然接电话但拖延时间不去法院签收传票,故意延缓案件进展。由于法院无法直接送达诉讼文书给当事人,导致大量案件只能采取留置送达或公告送达方式,从而延长案件审理周期,严重影响后续程序的进行。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金融机构胜诉率高

金融机构在对外贷款时都会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保留完整的书面资料并妥善管理档案,因此在诉讼中掌握着主动权。被告参加诉讼时,一般会认可借款事实,但由于没有还款能力,希望银行能延期还款或减免利息。此外,由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公告送达的比例较高,大多数被告不会参加诉讼。法院会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证据材料直接支持银行的诉讼请求。

强制执行程序导致债权实现率低

无论案件最终以判决结案还是调解结案,负有还款义务的当事人很少能够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履行还款义务。许多当事人在执行阶段拒绝接电话,采取回避态度,因此大多数案件最终都需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然而,由于许多金融借款纠纷案件涉及的抵押房产是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执行程序不得不暂时搁置。执行难成为法院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外,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抵押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原先评估价值的情况居多,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债权受偿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同意撤诉的处理方式

    不同时机下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的处理方式。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法院一般会准许撤诉;而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法院宣判之前,如果被告不同意,法院有权不予准许撤诉。具体是否准许需根据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依据进行裁定。

  • 第一审的审理公开性问题

    第一审案件的审理公开性问题,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和情况,以及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因素,法院会决定采用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审理公开性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特殊情况处理。

  • 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和程序

    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和程序。再审适用于人数众多或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如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当事人需向原审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再审申请程序包括当事人提交材料、法院审查、裁定再审或驳回申请等步骤。法律明确了再审的时效、主体和适用范围,已生效的解除婚

  • 延期开庭审理是否需要裁定?

    延期开庭审理的裁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若案件一方申请延期审理且符合法定情形,法院会进行裁定。延期审理的情形包括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物证重新鉴定、检察人员发现需补充侦查及申请回避等情况。

  • 民事二审结案时间
  • 起诉程序
  • 擅代担保人签名负连带清偿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