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民事诉讼的证据有哪些

民事诉讼的证据有哪些

时间:2024-06-13 浏览: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5069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根据《民诉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

  (1)书证,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

  (2)物证,凡是以自己存在的外形、重量、规格等标志证明待证事实的物品或痕迹的都是物证;

  (3)视听资料,利用录音、录像以及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4)证人证言,证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就他们了解的案件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

  (5)当事人陈述,当事人就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

  (6)鉴定结论,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科学的结论意见;

  (7)勘验笔录,审判人员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和物品进行查验、拍照、测量后所制作的笔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庭审过程中提出质量鉴定的期限

    民事诉讼中质量鉴定的期限及申请司法鉴定的流程。虽然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但在实际审判中,许多鉴定申请是在庭审中针对另一方证据原件提出的。法官应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进行释明。司法鉴定流程包括委托申请、签订协议等步骤。

  •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刑事民事诉讼模式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 民事案件的一审终审判决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一审终审判决的范围,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民事案件再审当事人的申请条件,如违反法定程序、新证据出现等情况下可提出再审申请。

  • 借款纠纷的起诉条件

    借款纠纷的起诉条件和相关民事诉讼程序。原告需具备借款协议等证明双方借贷关系的证据,同时满足起诉条件包括原告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起诉状应递交人民法院,如书写困难可口头起诉。民事诉讼程序包括公开审理、开庭审理阶段、

  • 民事诉讼中证人的到庭要求
  • 离婚诉讼的终审原则
  •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