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重构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专业解读

重构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专业解读

时间:2024-06-26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7333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重新构思

一、重新定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根据法律专业术语的含义,基本原则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和来源,是法的最根本的真理和原理;第二,作为诉讼行为的普遍约束标准,是诉讼程序和判决机制中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规则。基本原则既包含原理性和真理性,又包含行为标准,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为了准确界定基本原则的内涵,需要明确它的特征:1. 始终具有效力:基本原则应贯穿整个民事诉讼过程,而不仅仅在某个阶段发挥指导作用。2. 根本地位:基本原则是制定民事诉讼具体程序、制度和规则的基础,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其根本地位决定了其在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作用。3. 抽象表述:基本原则是一种抽象的规范,不具体规定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也不是某项具体制度的规定。

二、对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进行反思

1. 立法体例杂乱无序: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与其他内容混杂在一起,导致基本原则的数量和范围存在争议。此外,基本原则的排序也不科学,没有根据法律体系结构的内在逻辑和内容重要程度进行排列。2. 标准不统一、范围宽泛:一些不符合基本原则的内容被纳入基本原则的规定中,降低了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一般原则和基本原则的概念混淆,导致基本原则的内容模糊不清。3. 内容和适用性不足:基本原则的内容有限,缺乏具体制度规范的支持,使得基本原则变得空洞,与国际通行原则相差甚远。此外,一些重要原则如公平、效益、信用原则等并未确立为基本原则。4. 一些重要原则的缺失:一些重要原则如诚实信用原则并未被确立为基本原则,需要在基本原则体系中加以补充。

三、重新设计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1. 剔除不适格的“基本原则”:将不适合作为基本原则的原则剔除,如支持起诉原则、人民调解原则、法院调解原则等。2. 充实、完善基本原则的内容:对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检察监督原则等进行改造,使其更符合辩论主义、处分主义和权力制约论的原则。3. 补充诚实信用原则: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基本原则之一,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个人权利保护的需要。4. 调整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变通、补充规定:将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变通、补充规定放在附则中规定,明确其地位和适用范围。通过重新构思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可以弥补现行法律的不足,提高民事诉讼的效率和公正性,使其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通行的诉讼理念。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实体法上的原则,但已被许多国家适用到民事诉讼领域。它是程序公正实现的条件之一,法官只有兼听和尊重当事人各方意见,保障各方能够充分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程序公正才有实现的基础。

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性

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以损害他方当事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来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在一个平等的诉讼环境中赢得胜诉才是公正的。然而,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可能使用违反良心的技巧投机取胜,甚至为达到诉讼目的进行欺诈制造谎言,倘若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作虚假陈诉,故意实施证据突袭等不正当诉讼行为,就会破坏诉讼秩序,当事人之间均衡对抗的格局也会被打破,这就需要采用诚实信用原则对过度行为进行适当控制。

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

诚实信用原则符合基本原则的内涵。既然当事人、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等在民事诉讼中都有滥用诉讼权利的可能,所以该原则适用所有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而且贯穿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具有效力的始终性和地位的根本性。

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

对于权利不得滥用,我国法律是有规定的。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自由权利",这就从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确立了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也要求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但在实际诉讼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滥用权利的现象不无存在,不仅仅是当事人滥用起诉权、反诉权、上诉权等,而且当事人证人作虚假陈述,违反真实义务,甚至有的法官不当的利用职权,故意规避法律,从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内容

因此无论是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还是与国际接轨我国都有必要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诚实信用原则可以确立如下内容:

  1. 禁止恶意轻率地请求回避。
  2. 禁止翻悔及矛盾举动。
  3. 权利的失效。
  4. 禁止妨碍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5. 禁止故意迟延。
  6. 禁止恶意制造诉讼状态。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的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维护诉讼公正的基础,保障当事人平等行使诉讼权利的关键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抚养权纠纷的告诉期限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抚养权纠纷的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上诉案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确定抚养权的离婚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子女的抚养安排和抚养关系变更的情形。

  •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当事人进行涉外合同诉讼和人民法院审理涉外合同案件,除遵守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外,还必须遵守这些一般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

  • 民诉公开审判制度是怎样的
  • 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注意什么
  • 海事诉讼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