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合同诈骗犯罪的刑事调整现状与对策

合同诈骗犯罪的刑事调整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4-05-15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7374

合同诈骗犯罪的法律问题及刑事调整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合同诈骗犯罪呈现普遍性趋势,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然而,目前对合同诈骗犯罪的刑事调整范围明显过窄,存在着尖锐的问题。特别是在《物权法》实施后,合同诈骗犯罪的刑事立法滞后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刑事调整,采取相应的刑事对策。

刑罚的肯定性未能全面实现

刑罚的肯定性是指通过刑事立法、及时的刑事政策调整和司法活动,使违法者无法逃脱刑罚的处罚。刑罚的肯定性不仅是打击合同诈骗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预防合同诈骗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对合同诈骗行为未予追究的数量相当大,刑罚的肯定性没有真正实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首先,未能及时进行刑事政策调整,针对合同诈骗的严重危害和高发现状。其次,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践中难以把握,容易陷入无法认定或循环论证的困境。第三,由于立法问题,合同诈骗罪与经济纠纷的界限不清,司法机关只能保守办案,影响了打击合同诈骗的准确性和积极性。第四,合同诈骗具有隐蔽性、欺骗性、迷惑性、复杂性和智能性等特点,加之社会缺乏诚信,对合同诈骗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第五,由于公安机关人员、素质、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侦办合同诈骗的力量有限,破案率较低。第六,由于合同诈骗犯罪引发多种犯罪,单位负责人担心报案会影响政绩或被追究渎职、受贿等行为,往往选择不报案,使大部分行骗者逍遥法外。因为合同诈骗的风险成本很低,行骗者的侥幸心理反而成为可预期的结果,刺激了行骗者和观望者实施合同诈骗的欲望。

刑罚的均衡性存在问题

刑罚的均衡性是指在刑事立法中,应根据构成合同诈骗行为的范围、强度、性质和严重程度,合理确定定罪量刑的程度。然而,目前合同诈骗犯罪的危害趋势明显,而《刑法》对合同欺诈行为的犯罪化处理范围已经过窄,刑罚的均衡性存在严重问题。同时,由于与合同纠纷交叉界限大,界定十分困难,公安部在立案管辖问题上持紧缩防线政策,导致堵截条款形同虚设,使刑罚的均衡性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严重问题。因此,需要对刑事立法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合同诈骗犯罪的特点和危害程度。

结论

合同诈骗犯罪的刑事调整目前存在着刑罚的肯定性未能全面实现和刑罚的均衡性问题。为了更好地打击合同诈骗犯罪,预防犯罪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刑事政策调整和刑事立法的改革。只有通过合理的刑罚制度和有效的刑事对策,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合同诈骗犯罪的打击和预防。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