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送达 > 立案后多少天案件送达被告?

立案后多少天案件送达被告?

时间:2024-02-24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8272

不同案件类型的送达时间规定

不同类型的案件在立案后需要将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送达给被告,而这些送达的时间规定是不同的。对于民事案件来说,起诉状副本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发送给被告。而对于刑事案件来说,起诉书副本必须在开庭前的十日内送达给被告人。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收件人本人不在场,可以将文件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为收取。当收件人本人或代收人拒绝接收或拒绝签名、盖章时,送达人可以邀请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并将文件留在收件人的住处。在送达证上需要记录拒绝的原因、送达的日期,并由送达人签名,这样就可以认定已经完成送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中的法律依据和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需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种类和幅度,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行政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避免违法处罚。

  •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人民检察院对于不同案件有不同的审查起诉期限,包括一般案件、重大复杂案件、认罪认罚案件等。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检察院需要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各方意见,同时保障值班律师的权益。程序要求包括提供书面意见、告知权利和法律规定等。

  •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

  • 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

    先予执行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其在民事案件中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先予执行是一种应急措施,法院在判决前根据紧急情况裁定一方当事人预先给付一定数额的钱财并立即执行。文章还介绍了先予执行的操作流程,包括法院审核、裁定、通知当事人、执行、复议等步骤。

  • 立案后多少天案件送达被告?
  • 中介不退押金如何起诉
  • 欠款起诉聘请律师需要多少费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