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驱逐出境 > 关于适用驱逐出境根据的重要法律考虑

关于适用驱逐出境根据的重要法律考虑

时间:2024-01-0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84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在外国人非法入境、出境、非法居留等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对外国人适用行政法上的驱逐出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规定,对于外国人非法入境、出境或非法居留等违法行为,公安机关有权采取行政法上的驱逐出境措施。这一规定在法律上明确清晰。然而,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对外国人适用刑法上的驱逐出境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外国人犯罪是适用刑法上驱逐出境的依据。根据这种观点,只要外国人犯罪,我国应当适用刑法上的驱逐出境。然而,我们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根据刑法规定,司法机关可以对外国人犯罪者适用驱逐出境,也可以不适用。我们认为,刑法上的驱逐出境作为一种刑罚方法,其适用应当坚持刑法上的量刑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鉴于刑法分则对驱逐出境没有具体规定,司法机关在适用驱逐出境时要充分依靠自由裁量权。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围绕刑事事实来讨论适用驱逐出境的依据。

驱逐出境的适用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犯罪的事实

所谓犯罪事实是指与犯罪构成有关的事实。它不仅包括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等,还包括与犯罪构成要件有关的事实,如犯罪分子犯罪前的表现、犯罪后的表现。

2. 犯罪的性质

犯罪的性质是指犯罪的本质属性,即犯罪罪名。在适用驱逐出境时,应当考虑对犯罪分子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如间谍罪)、严重的经济犯罪(如伪造货币罪)、严重的治安犯罪(如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等情况适用驱逐出境。对于因过失造成危害结果构成犯罪的犯罪分子(如因疏忽大意造成危害结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可以不适用驱逐出境。

3. 犯罪的情节

犯罪情节可以揭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在适用驱逐出境时,应当考虑犯罪情节。一般来说,对于累犯和其他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犯罪分子,应当考虑适用驱逐出境;对于初偶犯、自首的犯罪分子以及其他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适用驱逐出境。

4. 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

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关系造成的损害程度。它包括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所反映的社会危害性,是决定是否适用驱逐出境的主要依据。对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较大的犯罪分子,应当考虑判处驱逐出境;对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判处驱逐出境。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驱逐出境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什么是驱逐出境制度

驱逐出境的范围及方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驱逐出境和遣送出境的区别

    遣送出境和驱逐出境的区别。遣送出境针对非法入境者,被遣送出境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入境;而驱逐出境适用于合法入境但在我国境内犯罪的外国人,危害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刑法层面适用对象包括在我国境内居留、停留并犯罪的外国人,以及在我国具有居留资格并在外国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在境内犯罪的驱逐出境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在境内犯罪的驱逐出境规定。驱逐出境是一种刑罚,适用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情节严重的外国人,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该刑罚可以单独适用或与其他刑罚附加适用,判决由人民法院作出。外国人在中国

  • 驱逐出境对于外国人的限制

    我国法律对外国人驱逐出境的限制。外国人被判处永久驱逐出境后无法重新入境。驱逐是将非本国公民从本国国土驱逐出境的行为。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外国人如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驱逐出境的处罚,需先执行完有期徒刑再

  • 刑事犯罪的刑罚种类有哪些

    刑事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限外国人)。在只触犯一个罪名的情况

  • 驱逐出境的对象包括哪些
  • 驱逐出境具体可以适用于哪些情况
  • 被诬告打架斗殴是否会被驱逐出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