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或劳动管理的有关规定,甲方与乙方同意协商解除于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同意按照以下条款解除劳动合同:
1. 甲方自愿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_________元,支付方式为:
_按月支付每月1000元,直至支付到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2. 从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劳动合同解除之日止,甲方将按规定依法为乙方继续缴纳三金,其中员工本人应承担的部分由公司从按月支付的1000元补偿金中代为缴纳。
3. 从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劳动合同解除之日止,甲方不再向乙方支付工资、补贴或奖金等,乙方也不再履行劳动义务。
本协议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签名)
年 月 日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由用人单位提出,并最终获得劳动者同意。解除协议中必须明确约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致同意解除双方间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协议中是否还提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特定理由并非必要,只要明确约定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即可。
解除协议中必须明确约定具体的解除日。解除日的确定涉及一系列问题,包括根据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及年假补偿等。所有这些问题以及与解除日相关的其他各项问题都应在协议中予以明确约定。
在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根据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计算经济补偿时适用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并以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的数额为封顶基数。
总的来说,签订协商解除协议是最为安全并且几乎不存在风险的方式,如果用人单位想要和员工终止劳动关系。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管提供借款的法律效力问题。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这些人员提供借款,相关行为无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规所得应归公司所有。此外,不符合特定情形的人不得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犯罪被判处刑罚、破产清算公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