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根据本案的事实,曹小姐于2011年5月怀孕,并向公司说明了这一情况。公司与曹小姐原本打算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但因曹小姐怀孕的法定事由,双方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顺延协议书》,约定合同期限将顺延至曹小姐哺乳期结束后终止。
然而,曹小姐在2011年7月20日不幸流产,此时双方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公司在合同到期之日向曹小姐发出与其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这三期内,公司不能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虽然曹小姐怀孕后不幸流产,但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顺延协议书》,劳动合同期限应计算至曹小姐一个合理估算的哺乳期结束之日终止。
公司认为,曹小姐的劳动合同于2011年7月31日到期,公司有权与其终止劳动合同。曹小姐因发生了怀孕这一法定事由,故公司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顺延协议书》。然而,曹小姐在2011年7月20日流产,此时双方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且怀孕这一法定事由已经消失,故公司有权在劳动合同到期之后与曹小姐终止劳动合同。
曹小姐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这三期内,公司不能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公司已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顺延协议书》,协议书中约定双方的劳动合同期限将顺延至曹小姐哺乳期结束后终止。即使曹小姐怀孕后不幸流产,公司仍应按照协议书的约定,将双方的劳动合同期限计算至曹小姐一个合理估算的哺乳期结束之日终止。因此,曹小姐要求与公司恢复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该情形消失时终止。根据本案的事实,劳动者怀孕后3个月内自然流产,根据《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劳动者应享有30天的产假,故2011年7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之日劳动者仍在产期之中,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
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积极调解下,用人单位最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双方的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于2011年8月31日终止。
合同内容的修改问题。在合同签订后,若要修改合同内容需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补充协议,明确修订条款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合同变更只对未来产生效力,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但具体能否要求赔偿需根据变更类型来判断。
企业要求合同变更而员工不同意的情况,指出如果劳动合同具体约定了员工的岗位,员工有权拒绝岗位调动。劳动合同的变更分为协议变更和法定变更,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允许变更。企业要求合同变更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与员工协商一致,不得损害员工利益及国家利益。员工提出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应如何采取解除合同流程及补偿方式的问题。劳动者在遭遇拖欠工资时,可投诉劳动行政监察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方式包括协商解除、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或用人单位面临困难解除等,补
公司解散时支付员工补偿金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裁员或解散时,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应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裁员原因包括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困难等,且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也有明确规定。支付标准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