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其中包括经济补偿。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在员工没有过错的前提下,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给付经济补偿金。然而,有些公司为了尽快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利用员工对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与员工协商约定另一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首先,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法律上并不限制公司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
其次,公司与员工协商约定补偿金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协议是否受到支持。具体而言,经济补偿金约定将根据以下情况确定法律效力:
因此,在达成约定后,将视为员工对自己权利的自主处分,因此不能有所反悔。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及相关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对于公司能否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虽然法律上允许双方协商,但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可能无效。员工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
九级伤残三个月后辞职是否有赔偿的问题。被评定为九级伤残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果劳动合同的解除不是员工自身原因造成的,员工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偿金。同时,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实际劳动关系
九级伤残的赔偿金额。九级伤残赔偿大概在四至十万元之间,具体取决于多种因素。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法规,应给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相当于九个月个人平均工资。劳动合约终止或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还须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和伤残就业补偿金。此外,八级伤残的赔偿标准
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