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赔偿法规定,申请刑事损害赔偿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法定条件:
申请刑事损害赔偿必须明确行为是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为。如果损害后果是由其他行为造成的,则不符合刑事赔偿的要求。
申请刑事损害赔偿要求有关机关和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实施了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包括对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不当、错拘、错捕、错判以及刑讯逼供、殴打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等。此外,侵权行为还要求有关机关和人员在主观上有过错,并且实施了侵权行为,造成了侵害当事人人身自由及财产权利的损害后果。
根据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的通知,自2018年5月16日起,各级检察机关在办理自身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时,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284.74元。这一标准较上年度增加了25.85元。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3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国家赔偿案件,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根据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计算公式,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确定了新的日赔偿标准为284.74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第2款的规定,自2018年5月16日起,各级检察机关在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时,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案件,应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申请刑事损害赔偿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如果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那么该机关就是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请求人应当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在作出赔偿决定之前,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其协商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
如果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间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如果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本文探讨我国法律规定下的国家赔偿制度。当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要求国家赔偿。国家赔偿的条件包括侵权行为、责任追究、损失证明和法定赔偿标准。赔偿程序包括提出申请、调查核实、裁决决定和履行赔偿。实际操作中存在赔偿标准、金额等争议,受害人可通过诉讼等方
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处理赔偿的程序。首先,提起赔偿请求的前提是确认侵权行为的违法性。其次,在存在多个赔偿义务机关时,请求人有权选择向任何一个提出赔偿请求。最后,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请求后两个月内作出决定,如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或请求人对决定不服,可向上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关于刑事赔偿程序的内容。其中规定了被害人或其合法代表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为第一步,若不满赔偿决定可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诉,并最后通过追偿程序保障权益。但当前规定在第二十三条存在缺陷,未明确人民法院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规定,申请国家赔偿的行政诉讼期限为三个月。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并与赔偿请求人协商赔偿方式、项目和数额。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后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