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通常采用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该文本包括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和合同附件。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并准确理解通用条款是非常重要的。通用条款不仅明确了合同用语的含义,引导双方如何签订专用条款,而且在专用条款未作特别约定时,通用条款中的相关条款自动成为合同约定。
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建筑安装工程总分包实施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规定》等。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审查发包人的资质和履约信用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这将确保合同的签订方具备合法资质,排除合同伪装和风险隐患,为未来的合同改造奠定良好基础。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事房产开发的企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承包人承包的项目应当经依法批准的合法项目。违反这些规定,将导致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法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和等级证书,审查建设单位签约代表人的资格,审查工程项目的合法性。此外,还应审查发包方的履约信用。
工期、质量和造价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最重要的内容。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
工程进度款一般按月支付或按工程进度拨付。然而,如何申请拨款,需要提交哪些文件,如何审核确认拨款数额以及双方对进度款额认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往往缺乏详细的合同规定,容易引起争议,影响工程施工。合同中应详细规定竣工结算程序,以便更好地操作。
尽管发包方与总包方、总包方与分包方之间订有总包合同和分包合同,法律对各方的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有原则性规定,但实践中仍常常出现分包方不接受发包方监督和发包方直接向分包方拨款的现象,给总包方管理带来困难。因此,在总包合同中应具体规定各方的责任和关系,以便操作和避免纠纷。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发包方、承包方、监理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合同中应明确列出各方派出的管理人员名单,明确他们的职责和权限。特别是对具有签认权的人员,应明确签认范围、程序和生效条件,防止其他人员随意签字,给各方造成损失。
施工合同中对于不可抗力的内容应进行量化。国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战争、运筹、空中飞行物体坠落等现象的可能性较低,更常见的是风、雨、雪、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什么程度的自然灾害才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可以运用担保制度来减少合同条款所带来的风险。施工企业可以向业主提供履约担保,同时业主也应向施工企业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除了上述八个方面,合同中应充分重视材料设备采购、检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违约责任等条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变更协议,调整各方权利义务。
变更施工许可证所需的具体材料。针对不同变更情况,如监理单位变更、设计单位变更、工程名称变更、建筑规模变更、合同日期变更以及施工许可证遗失等,文章详细列出了建设单位在提交变更申请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书面申请、法人委托书、原施工许可证正本和副本等。文章
民事纠纷的四种解决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注重当事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友好协商的情况;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适用于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的情况。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关于非法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法律明确规定,承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或肢解后以分包名义转包。非法转包合同无效,违法转包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涉及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行为等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