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通常采用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该文本包括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和合同附件。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并准确理解通用条款是非常重要的。通用条款不仅明确了合同用语的含义,引导双方如何签订专用条款,而且在专用条款未作特别约定时,通用条款中的相关条款自动成为合同约定。
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建筑安装工程总分包实施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规定》等。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审查发包人的资质和履约信用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这将确保合同的签订方具备合法资质,排除合同伪装和风险隐患,为未来的合同改造奠定良好基础。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事房产开发的企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承包人承包的项目应当经依法批准的合法项目。违反这些规定,将导致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法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和等级证书,审查建设单位签约代表人的资格,审查工程项目的合法性。此外,还应审查发包方的履约信用。
工期、质量和造价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最重要的内容。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
工程进度款一般按月支付或按工程进度拨付。然而,如何申请拨款,需要提交哪些文件,如何审核确认拨款数额以及双方对进度款额认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往往缺乏详细的合同规定,容易引起争议,影响工程施工。合同中应详细规定竣工结算程序,以便更好地操作。
尽管发包方与总包方、总包方与分包方之间订有总包合同和分包合同,法律对各方的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有原则性规定,但实践中仍常常出现分包方不接受发包方监督和发包方直接向分包方拨款的现象,给总包方管理带来困难。因此,在总包合同中应具体规定各方的责任和关系,以便操作和避免纠纷。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发包方、承包方、监理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合同中应明确列出各方派出的管理人员名单,明确他们的职责和权限。特别是对具有签认权的人员,应明确签认范围、程序和生效条件,防止其他人员随意签字,给各方造成损失。
施工合同中对于不可抗力的内容应进行量化。国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战争、运筹、空中飞行物体坠落等现象的可能性较低,更常见的是风、雨、雪、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什么程度的自然灾害才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可以运用担保制度来减少合同条款所带来的风险。施工企业可以向业主提供履约担保,同时业主也应向施工企业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
除了上述八个方面,合同中应充分重视材料设备采购、检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违约责任等条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变更协议,调整各方权利义务。
石材采购合同的细节条款。合同涉及甲方(需方)和乙方(供方)关于综合楼停车场、中心餐厅至总台路面及停车场地面铺装工程所需石材的采购事项。合同详细规定了石材的规格、质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时间以及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旨在确保双方权益,防止产生纠纷。
张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张某在公司工作期间遭遇调岗降薪问题,并面临公司解除合同的争议。庭审实录中,双方就张某是否自动离职、是否应按照工程师的工资标准补足工资差额、保险缴纳及加班工资等问题展开辩论。张某及其律师提出了相应的反驳意见。
劳务分包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图纸、施工前期工作、甲方驻工地代表、乙方驻工地代表以及甲方的责任等方面。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和决策,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工程纠纷中暂停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情况,分为正常中断和非正常中断。正常中断是由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程序或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非正常中断则是因企业管理决策、不可预见原因等造成。在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