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 > 如何计算商业秘密侵犯所造成的损失?

如何计算商业秘密侵犯所造成的损失?

时间:2024-03-3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28008

商业秘密损失的计算方法

一、基于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

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计算应考虑以下因素:商业秘密研制开发的成本、商业秘密的成熟程度、商业秘密的利用周期长短及是否可以重复利用,以及商业秘密的使用和转让、市场的供求状况等。权利人的财产和收入损失都应被计算在内,包括权利人本身的收入和预期的若干年内收益。

二、基于侵权人的利益

如果侵权人未再向第三人披露、转让商业秘密且未为其他公众所知,可以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作为损失和赔偿额。非法出卖商业秘密的,以非法出卖收入为损失额;违法使用商业秘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以因此获得或增加的利润为损失额。对于间接使用商业秘密的情况,如利用跳槽员工带来的原单位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等,可以以其产生的效益为损失和赔偿额。

三、基于商业秘密使用许可的合理使用费

当以上两种方法计算不便时,可以采用基于商业秘密使用许可的合理使用费来计算损失额。这种方法假定侵权方在正常情况下取得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许可使用时,其许可费用应为损失额。

在刑法及司法解释中,并未明确规定和说明"重大损失"和"特别严重后果"的含义。一般情况下,"重大损失"指给权利人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丧失竞争优势、竞争能力甚至竞争资格等;"特别严重后果"指给权利人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清算、破产等情况。根据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对于没有"重大损失"的情况,不构成犯罪。因此,立法机关或司法机关应明确规定或解释相关概念,以便实际操作。

商业秘密保护的途径

一、仲裁解决

如果企业与侵权人之间签订了商业秘密保护合同,并且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可以根据《仲裁法》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二、劳动仲裁

企业与因商业秘密引起的劳动纠纷或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之间,可以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5条的规定,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企业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机关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

四、民事诉讼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企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时,应确定被告所住地或侵权行为地的人民法院为管辖法院。

五、刑事诉讼

当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构成犯罪时,权利人应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的案件将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如果检察院认为存在足够的事实和证据,应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于尚未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案件,权利人可以自行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在刑事公诉或自诉程序中,权利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的内容。合同规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期限及独家销售代理权,明确了订单流程、交货细节、价格及返利政策、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等。甲方提供软件产品,支持市场宣传和销售,进行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并有权调整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和价格策略。合同也规定

  • 合作协议

    甲乙方之间的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具有版权的软件模块,合作期限为_____年。协议包括软件安装、调试、支持服务、培训、保密及版权、收益分配等方面。双方共同分工合作,确保软件正常运行,同时保护软件版权和甲方产品资料。收益按股权比例分配

  •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包括独立开发、反向工程、权利人自己泄密、合法受让或被许可及个人信赖等。其中独立开发和反向工程抗辩难度较大,权利人需采取合理保密措施,同时客户信赖也被纳入考量范畴。此外,还涉及到许可使用协议等相关法律条款的应用。

  • 谁来认定商业秘密

    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案件,首先应审查原告所称的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由此规定说明,商业秘密应符合以下构成要件:。我们认为,对

  • 辩护词(侵犯商业秘密罪)
  • 竞业限制条款有没有地域限制
  • 违反保密协议的违约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