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金审查
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建设单位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特别是对投资能力进行审查。应按照先落实资金,后上项目的原则,严格审查上报项目的资金情况。如果主管部门审查不详导致不良后果,还应追究主管部门和主办人员的行政责任。2、项目审批
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单位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严格遵守审批、审核程序,并委托咨询公司进行评估、审计,然后按行政程序审批。对于重大项目,还可以聘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咨询,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其他问题的发生。3、市场整顿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经济秩序是建筑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任务。各级计划和建设部门应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并将清欠工程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1、工程担保
工程担保主要包括投标担保、改造担保、付款担保和分包担保。付款担保是指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担保合同,保证建设单位按时支付工程款的一种担保方式。承包单位有权要求担保建设单位未支付的款项,以保障自己债权的实现。2、结算中心
工程结算中心是由政府或银行组织的工程结算交易系统。结算中心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验收计价等合法手续,直接将工程款拨付给施工单位。这样既可以直接办理工程款拨付,还可以监控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减少拖欠。在一个工程项目建设中,从政府审批到建设单位发包,从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承包到建设单位验收,构成一条前后衔接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意外,都可能造成工程款拖欠。
1、政府审批
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审批不仅包括技术经济指标的评估,还包括项目投资能力的审核。如果对项目投资能力审查不严,就会导致投资不到位,从而造成工程款拖欠的根源。2、施工单位
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竞争激烈,有些单位为了能够拿下项目,不择手段。他们甚至主动带资承包、垫资施工。大多数单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信用风险意识不强,不善于应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少数单位执行合同不力,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延误工期,为建设单位提供了拖欠工程款的理由。1、建筑市场供过于求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涌入建筑市场,加上农村施工队伍的迅速发展,使建筑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更加激烈。一些业主在合同中附加一些不平等条款,导致业主与施工企业失去平等地位。2、建筑企业法制观念薄弱
一些建筑企业虽然知道可以通过法律解决拖欠款问题,但在实际遇到问题时不愿意诉诸法律。一方面是担心引起纠纷影响与业主的关系和企业形象,另一方面是打官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时间较长,即使胜诉也不一定能够顺利执行。此外,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和适应性不强也给一些业主制造了钻空子的机会,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制造了困难。原告因被告拖欠劳务费用而引发的纠纷。原告为被告承建的工程提供服务,但被告未支付全部劳务费用,尚欠一定金额。原告已多次催讨,但被告一直未支付。因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所欠劳务费用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建筑工程款的诉讼时效及结算方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中国采用的工程结算方式包括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涉及备料款的预付、扣还及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乡政府拖欠工程款的法律解决途径。施工方可以与乡政府协商解决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承包人可请求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形包括未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等。合同争议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解决。工程欠款的利息追讨应按合同约定或按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关于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信息、双方职责、物资供应、工程款结算方式以及施工与设计变更等方面。合同中明确了甲方和乙方的职责,物资供应方式和工程款结算方式等细节,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