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应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 工伤认定程序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如果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且未投保工伤保险,则可以不进行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者需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将书面通知单位和伤者。
3. 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工伤认定程序完成后,在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程序。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
4. 协商赔偿程序
根据工伤鉴定结果,计算赔偿数额。如果单位投保了工伤保险,赔偿将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按照标准发放。如果没有投保工伤保险,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 劳动仲裁程序
如果协商解决不了,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 法院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如果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 执行程序
仲裁或判决生效后,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可以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
8. 申诉程序
对生效判决不服,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
1. 医疗费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 住院伙食补助费
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3. 交通费、食宿费
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4. 康复治疗费
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 辅助器具费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辅助器具如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轮椅等,由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确定。
6. 停工留薪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严重伤情或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
7. 护理费
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根据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费标准,完全生活不能自理为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为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为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8. 伤残补助金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相应的赔付标准进行赔付。
9. 伤残津贴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相应的赔付标准进行赔付。
以上就是手指因工伤残疾的赔偿程序及项目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多种方案。建议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提高维权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功能,并完善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拖欠工资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也进行了简要说明。
工伤事故赔偿责任下的费用承担问题。包括工伤职工伤残鉴定费用、伤残等级复查鉴定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复查和再次鉴定费用以及停工留薪期鉴定费用的承担方。其中,初次伤残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购买了足额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重新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解释和适用标准。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经政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标准、定罪量刑标准、从宽处罚情形以及单位犯罪的情况。该司法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
工伤鉴定的相关知识和流程,包括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鉴定后二次手术取钢板的费用可以报销,以及工伤造成的伤残赔偿项目和相关的伤残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