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符合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工伤事故中遭受人身损害后,有权申请获得工伤赔款。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劳动者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为遭受工伤事故导致人身损害,法院应告知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而如果劳动者的人身损害是由于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的,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和相关程序。工伤鉴定没有年龄限制,但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且必须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最长不超过18个月。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工伤鉴定的范围、申请材料和鉴定流程,包括医疗终结后的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材料、交纳鉴定费、参加鉴定会议和领取
申请人覃某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及其与时效问题的争议。覃某被诊断为煤工尘肺Ⅱ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但首次诊断时间为过去,因此其申请已超过了规定的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复议申请理由不成立,因为肺功能损伤不属于职业病,且伤残等级变化不需重新进行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