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相抵是限定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一个重要规则,然而在我国现行的合同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尽管合同法试拟稿第85条曾规定受损方因对方违约而获得利益时,应当扣除所获得的利益,但最终该规定被删除了。由于审判实践中存在不统一的做法,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损益相抵规则进行明确的规范。
损益相抵,又称损益同销,是指当赔偿权利人基于同一赔偿原因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损益相抵的法理依据主要有利益说和禁止得利说,其中禁止得利说被广泛认可。禁止得利说认为,赔偿应当与损害大小一致,被害人不应因损害赔偿而比损害发生前更加优越。因此,当受害人因同一赔偿原因既受有损害又获得利益时,只需计算损害与利益之间的差额作为损害赔偿的数额。
损益相抵的适用要件包括:损害赔偿债已经成立、受害人受有利益、损害事实和利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判断因果关系时,最初的理论限定于损益同源,即损害与利益必须基于同一造成违约的事实发生。然而,实践中发现这一规则概念过于狭隘,因此逐渐被相当因果关系说所取代。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只要损害与利益之间存在相应的因果关系,即可适用损益相抵规则。
在具体适用损益相抵规则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形:
1. 应予扣除的利益:
2. 不得扣减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情况中有些是基于侵权损害赔偿的情形,但同样可以参考于违约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及其相关规定。电子商务法适用于境内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但不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内容。国家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并推动其诚信体系建设。此外,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规定了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
加密货币洗钱犯罪的法律判决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洗钱罪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情节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加密货币的洗钱行为同样遵循这些法律条款。对于涉及金额巨大的洗钱案,量刑标准和罚金处罚将更为严厉,具体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违约方应对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损失负责赔偿,包括现实财产减少和履行利益。合理预见原则规定了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和可获得的利益,但不能超过预见到的损失。减轻损害原则要求受害人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否则应对扩大部分负责。损益相抵原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当由违约方负责赔偿。可见我国合同法把违反附随义务造成的损害赔偿纳入到违约赔偿范围,全面构建了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