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赔偿金和劳动经济补偿金的区别解析
时间:2024-07-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
赔偿金的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赔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进行支付。
经济补偿金的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经济补偿金适用于以下情形:(一)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三)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外,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和标准。根据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赔偿金,支付标准为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经济补偿金适用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各种情形,包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形。根据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赔偿金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有企业裁员的法律规定
国有企业裁员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出现严重经营困难、经营方式调整或破产重整等情形下,可以进行裁员。裁员条件需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顺序有优先留用人员。国有企业裁员需遵循提前说明情况、提出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等程序。
-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
辞职后是否可以当天拿工资
辞职后工资结算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大部分企业不会在员工离职当天结算工资,而是等到下个月统一发放。劳动者需按要求提交辞职申请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方可离职。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同时,劳动者
-
工人退休年龄法律规定
工人退休年龄的法律规定。针对不同群体,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工人等,详细阐述了他们的退休年龄和相关条件。此外,还包括特殊工种和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等特定群体的退休政策。最后,提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通知。
-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
公司向员工要求赔偿工作失误的合法性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