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如何获得双倍赔偿金:6个条件解析

如何获得双倍赔偿金:6个条件解析

时间:2024-06-16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3268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以下六个条件:

条件一: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条件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条件三: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条件四: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条件五: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或第五项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条件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存在其他情形时,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情形一: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提高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但劳动者不愿意续签,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情形二:劳动者被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

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且未造成失业,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情形三:劳动者过失导致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的过失导致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经济补偿金个税计算

根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的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需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以视为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是将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扣除相关费用

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破产企业安置费免税

企业宣告破产后,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再次任职、受雇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如果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或受雇,对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或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合法的承包关系中,承包人与所雇劳动者之间是独立的用工关系,与发包人之间并无劳动关系。但如果承包人原系发包人单位职工,则承包行为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方式,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判断劳动

  •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

  •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