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子商务诈骗犯罪的成功率高,主要是因为犯罪成本低。建立一个普通的电子商务网站只需要1000多元人民币,并购买一些简单的网络技术设备即可进行诈骗活动。这种低廉的犯罪成本和容易实现的技术条件,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采取开设假网站、骗取他人银行账号和密码的方式来实施诈骗。由于交易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进行,消费者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辨识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使得不法分子屡屡得手。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来说,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
网络电子商务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消除了国界、打破了传统时空界限的虚拟电子空间。这使得网络电子商务诈骗犯罪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和不确定性,其受害者不仅局限于某个城市或者某个省,而是涉及范围广泛,具有显著的跨地域性。不法分子的犯罪触角不断向广大的城市和农村延伸,容易引起被骗消费者跨省市的群体性上访、诉讼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
随着网络电子商务交易数量的增长,网购诈骗犯罪的发案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低廉的犯罪成本和高额的经济利益吸引了大量不法分子加入网购诈骗犯罪的行列。同时,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该类案件的发案率居高不下。由于该类犯罪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内发生,不法分子的流动性和隐蔽性极强,取证也比较困难,对办案人员的网络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大大增加了司法机关的查处难度,致使该类犯罪的破案率偏低。
网络电子商务诈骗犯罪给经营者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网络电子商务运行环境,司法机关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课题。网络安全和信任问题成为了网络电子商务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电子支付的法律特征,指出电子支付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通过信息网络和安全信息传输手段进行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的数字化支付方式。其工作环境基于开放的系统平台,使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具有方便、快捷、高效和经济的优势。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电子支付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
全球易货贸易的现状与特征,包括传统易货贸易方式、小范围内部调剂、电子商务模式、政府牵头以及民间组织协调等五种表现形式。虽然现代易货贸易发展复杂多样,但也存在交易范围有限、缺乏信用保证体系等缺点。因此,成立全球统一易货贸易组织势在必行,应遵循WTO原则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
网络侵权案件的物证及其重要性。网络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主要侵犯名誉、隐私、肖像和财产权等民事权益。处理网络侵权需要有充分的物证,但数字化技术使得网络证据认定困难。网络侵权区别于传统侵权,包括认定难度、侵权主体、后果、司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