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诉讼中被告的确定
时间:2024-11-28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确定行政赔偿案件的被告
行政诉讼法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于经过复议的行政赔偿案件,被告的确定存在一些基本规则,尽管两者存在一些差异。行政诉讼法规定,如果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那么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就是被告;如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复议机关本身就是被告。国家赔偿法规定,经过行政复议机关复议的案件中,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然而,如果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了受害人的损害,那么复议机关对加重部分需要承担赔偿义务。对于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两个法律确定被告的规则是相同的。
复议机关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
复议机关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1)复议决定没有加重受害人的损害;(2)复议决定加重了受害人的损害。然而,如果将两个法律的规定结合起来使用,就会出现一些矛盾。在第一种情况下,复议机关虽然不需要履行赔偿义务,但应当作为被告;而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按法律规定不需要作为被告,但应当承担赔偿义务。在第二种情况下,复议机关应当作为被告,但只需要对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部分承担赔偿义务,而不需要对原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负责;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应当承担部分赔偿义务,但它无权作为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参与诉讼。实际上,这种冲突属于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冲突。行政诉讼法是一般法律规范,而国家赔偿法是特别法律规范。因此,在法院审理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行政赔偿诉讼案件时,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的精神,将复议机关和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共同确定为被告。
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
洪峰春 曹智宏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
行政诉讼中被告错列及拒绝变更的处理方式
行政诉讼中被告错列及拒绝变更的处理方式。如果原告错误地将被告列为他人,法院会要求修改。如原告不同意,法院将驳回起诉。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向法院起诉的行政行为,如行政机关未回复资格认证申请等。当事人可依法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规定
中国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规定。被告需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供证据和规范性文件,逾期不提供或无理由逾期提供则视为无证据。原告在行政诉讼中也需承担一定举证责任,如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证明自己提出申请的事实等。如需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请前往法律咨询渠道。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包括引起行政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解决行政争议的直接目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以及不适用调解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相关法律规定,如原告资格、被告的确定原则、共同诉讼和第三人的参加诉讼等。
-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
-
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合法性讨论
-
如何赔偿因名誉侵权而遭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