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在国内适用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国际上通常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理论,其中一元论包括国内法优先说和国际法优先说。
国内法优先说主张国内法的效力高于国际法,即一切都要服从国内法。这种观点实际上否定了国际法的效力。
国际法优先说主张国际法的效力高于国内法,即所有国内法都要服从国际法。然而,这种观点等同于否定国家主权,使得一个国家可以借口国际法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可以看出,一元论的两种说法都是片面的。相比之下,二元论认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是一种平行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它们有不同的基础和性质,形成了两种独立的法律体系。如果国际法要在国内适用,必须通过国家行为将其接受为国内法。这种观点更符合实际情况。
国际法从一般原则上规定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方面,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7条的明文规定,国家不能以国内法规定为理由而不履行条约,条约必须遵守。
另一方面,根据当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不能干涉国家依据主权原则制定的国内法,即内政不能干涉。未承担国际义务的事项属于国内管辖,由国内法调整,不受国际法的约束。
应当认识到,国际法和国内法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但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由于国家既是国内法的制定者又是国际法的参与制定者,因此,在制定国内法时应考虑国际法的要求,在参与制定国际法时也要顾及国内法的规定。这种相互渗透和补充的关系通常不会发生冲突,即使发生冲突,也通常可以进行调整。具体如何保证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或调整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属于各国国内法规定的范畴。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强制执行的定义、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利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定情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应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账户冻结需满足法律规定条件,只有执法机关才有权要求银行冻结账户,冻结期限最长为6个月,逾期自动解冻。冻结资金必须基于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银行无权自行冻结客户账户。解冻程序简单,一旦冻结期限到达或接到解冻通知,银行会立即解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规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行政法规在行政诉讼中只居于参照地位,涉及行政诉讼的各个环节,如送达起诉状和答辩状、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公开审理和合议庭组成、审判人员回避、缺席判决和行为违规的处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