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赔偿责任构成的要素问题
时间:2024-01-06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公证机构及公证员的过错责任与赔偿范围
公证过错与赔偿责任的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当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存在过错并直接导致当事人利益受损时,方可予以赔偿。因此,错误公证并不必然意味着公证过错,而即使存在公证过错,也需要具体分析是否符合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不能仅凭错误公证就一概追究公证人员的法律责任,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公证人员受到无过失处罚或过重处罚,进而侵害公证人员的合法权益。
赔偿责任的界定
在确定赔偿范围时,对于当事人的经济损失,应以公证员可以预见的直接经济损失为限。同时,有必要将受损的范畴扩大至直接当事人以及与公证书发生法律关系的相对人,这些人因基于公证书的错误事项而遭受利益损失。公证处还应该赔偿因办理证辅助事务而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在判断过失的标准上,应当依据公证执业准则,如果公证员在办证过程中严格遵循了执业准则的各项规定,即使给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他也无过失。一般情况下,若公证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错证,公证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但即使是全部责任,也只是一种有限责任。目前我国的公证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因此一般不宜承担无限责任。此外,根据风险与收益的比例原则,公证员在出具证明书时收取的费用占整个案件总额的比例是十分低廉的,让其承担巨额风险是不合理的。
赔偿责任的限度
总体而言,公证机构的赔偿责任应当是有限责任。案件标的额和损失的大小是赔偿责任界定的标准之一,但并非唯一标准。即使公证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当事人损失,公证机构也仅对直接损失承担责任,并且承担的仅为有限责任,即以公证机构能预见的直接损失为限。当公证人未尽注意义务违反执业规则,导致公证书无效或产生其他权力瑕疵时,公证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当事人有过错时,应合理分担责任。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公证合同属于一种民事委托合同,当双方都违反合同时,应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当公证员无过错且对方也无过错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处的介绍
本文介绍了公证处的职能和作用,包括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及国内民事和经济公证。公证处是国家司法证明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机构的设立需满足一定条件并经过批准。目前公证处的性质不确定,有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合伙性质等。
-
破坏公共财物的刑罚
关于破坏公共财物的刑罚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量刑标准取决于毁坏财物的数额和案情。同时,犯罪人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
北京某医院被判赔偿医疗事故损失
北京某医院因医疗过错导致新生儿患三级伤残的纠纷。杨女士在该医院分娩时,因医院催产素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新生儿出生缺氧并患有多种疾病。经过鉴定和法院审判,医院需承担部分责任并赔偿患方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共计数十万元。
-
无效合同的处理方式
无效合同的处理方式,包括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和追缴财产。对于无效合同,当事人应将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如果无法返还则通过赔偿经济损失的方式抵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追缴财产针对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此
-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起诉状
-
车祸后是否能离婚
-
高压电线杆撞坏了怎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