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的修改与完善

时间:2024-09-27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41
中国仲裁法虽然采用了双轨制,但有关国际仲裁的规定太过简单,且视角单一。首先,仲裁法第七章的标题应改为“国际仲裁的特别规定”。通常认为,广义的“国际”一词涵盖“涉外”,但“涉外”一词无论如何不等于“国际”,喜用“涉外”似乎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立法领域的中国特色。而其他国家的仲裁法在规定国际仲裁事项时,鲜有使用“涉外仲裁”这一术语。仲裁法仅提及“涉外”仲裁,使得中国的仲裁制度似乎国别性太强,不利于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国际化。其次,关于国际事项的仲裁裁决的执行或撤销的审查条件,应增加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也就是说,仲裁法在此点上应全面准用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而不仅仅是准用该条的第一款。在国际私法上,弱化公共秩序条款的作用是近年来较明显的势头,但这并不等于应该完全放弃公共秩序这道安全阀,1994年仲裁法第七十、七十一条在此点上存在漏洞。

关于国际仲裁的法律规定

1. 仲裁协议准据法的规定

仲裁协议作为一种合同,应当适用一般合同法律适用原则,无需特别规定。然而,许多国家的仲裁立法,如中国1994年仲裁法,未单独规定仲裁协议的准据法。这种情况下,由于中国基层法院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及仲裁法实施后的实践,缺乏明确的仲裁协议准据法常常导致法院无法确定适用法律或将其作为竞争管辖权的借口。

近年来,中国最高法院已将仲裁地法作为仲裁协议的准据法,这是一种进步,但尚不够完善。未来的仲裁法应规定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或在无此选择时,仲裁地法作为仲裁协议的准据法。此外,应采用类似瑞士的“尽量使其有效原则”,为仲裁协议规定多种可适用的准据法,以尽可能实现当事人的仲裁意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也采纳了这一做法。

2. 当事人选择仲裁程序规则及确定仲裁程序准据法的自由

在国际仲裁中,几乎所有国家的实践都允许当事人在不违反强制法律的情况下自由选择仲裁程序和确定仲裁程序准据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自1998年以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的仲裁规则。

仲裁的契约性使其与诉讼不同,当事人不仅在实体问题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而且在程序问题上也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双重当事人自主权是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的重要特点,也是自由经济的必然结果。为了使中国内地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仲裁中心,未来的仲裁法有必要赋予当事人选择仲裁程序规则和仲裁程序准据法的自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

    中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程序法律适用指的是仲裁机构审理争议案件时所遵循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实体法律适用则是在审理涉外争议案件时,确定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力义务关系,判定争议是非曲直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包括当事人选择仲裁实体法原则、依冲突

  • 美国业余体育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方法

    美国业余体育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方法,主要通过仲裁解决。美国仲裁协会负责处理与业余体育运动有关的争议,包括参赛资格、兴奋剂问题等。仲裁裁决虽然不是最终且有约束力的,但仍是首选解决方法。美国仲裁协会拥有权威性和专业的仲裁员,仲裁程序规范,为当事人提供公正高

  • 涉外合同的处理规则

    涉外合同的处理规则,包括当事人协议原则、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原则。当事人可协商选择管辖地和适用法律,也可选择仲裁解决争议。若未明确选择,则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在涉外合同纠纷中,可适用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解决争议。如无法达成一致,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

  • 一、关于申请程序上的瑕疵

    关于申请程序上的瑕疵及可可协会的仲裁程序违规问题。指出了申请书中存在的签名问题、缺乏益都满公司合法存在的证明文件、裁决书的问题及翻译问题,认为申请书存在瑕疵,不予承认。同时,指出了可可协会在仲裁过程中未通知仲裁员和程序的问题,违反了相关法规,裁决应当

  • 国际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 当前我国国内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 化工厂与贸易公司签订合资合同的纠纷案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