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降低灾难造成的损失。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次地震,然而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因此保险公司的多数险种都将其排除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外。不过,很多市民也在盘算:究竟哪些险种可将地震划为承保责任范围内,又将怎样获得赔偿呢?
财产险:对地震说“抱歉”
不少企业主都会购买一份“企业综合财产险”,以保障企业财产不至于蒙受太大损失。如苏溪镇一家服装企业主陈先生,他说自己曾经购买了一份企业财产保险,主要是考虑到万一发生火灾,可以得到一些补偿。“但这份保险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有没有用,我还不太清楚。”
根据陈先生投保的险种,在保险公司官网上找到了相关介绍和条款。产品介绍显示,这款保险“主要承保因为火灾、爆炸、雷击、暴风、暴雨、台风、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导致的物质损失。”
而在责任免除条款中,除上述列明以外的其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显然,地震并不在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产品可以加费附加地质灾害保险。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肯定希望综合险里面包含所有意外项目。”陈先生说,如果自己投保的险种责任中不包含地震,他会考虑购买附加险。
而在车险方面,大多数车险产品如机动车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家庭自用汽车损失保险、非营业用汽车损失保险等,也把地震列为免责条款。因此,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不在理赔范围内,但因地陷、地裂造成车辆损坏,保险公司会赔偿;因地震造成高空坠物造成的车辆损坏,也可以理赔。不过,具体理赔限度还要看保险合同约定。
义乌一家财产保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大多数财产险之所以会对地震说“sorry(抱歉)”,是因为地震破坏面积大,损失难以估量,灾后的重建花费巨大,远远超出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因此多数财产险将地震列为免除责任。“而且地震保险在财产险中所占份额较小,保险公司的投入积极性不大。”
在多款“家财险”条款中看到,“地震及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一切损失”均被列为责任免除。“由于地震破坏面积大,后果严重,损失难以估量,灾后的重建花费远远超出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因此,个人的房屋以及家庭财产在地震中损毁是不能被任何保险公司理赔的,只能自己承担损失。”某国内大型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然而部分还未还清贷款但房屋因自然灾害已经损坏的房主,只要投保了“房贷险”,剩余的贷款可以不用偿还,而是由保险公司还贷。
“不过部分大型企业可以与保险公司在‘特别约定条款’中约定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其评估价格以城市地震后均价为基础,但如果房屋还有贷款尚未还清,保险公司则不予理赔。”该负责人表示,但由于地震险属于巨灾风险,对投保公司的要求十分严格。
车损险涵盖多数自然灾害
不少车主都会为自己的爱车购买所谓的“全保”,但需要注意的是,“全保”只是一个行业统称的概念,并非有事包赔,“全保”中只包含了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盗抢险、玻璃险、划痕险、车上人员险以及不计免赔这几个项目险种。
有资深的汽车保险行业人士向记者介绍,涉及到自然灾害而引发的对车辆造成损失的赔付,基本上都纳入到车损险的责任范围内。车损险,一般全称为车辆损失综合险,保费取决于不同车型的价格来定。每家保险公司都会在车损险的条款上列明车辆遭遇哪些自然灾害类型属于责任范围。据了解,目前排名较前的几大保险公司都基本上会把台风、暴雨、洪水、龙卷风、地陷、冰灾、泥石流等常见的自然灾害列为可赔付的范围。但部分保险公司的条款也会注明不属赔付的灾害范围,例如地震及其次生灾害,海啸等,车主需要对保险公司的条款认真阅读和理解。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法律性质,包括保险法对其的规定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制。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约定风险排除事项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需要做出充分的提示和说明,否则条款无效。保险法解释对免责条款进行了界定,仅限于格式合同文本中。此外,还探讨了免责
合同中的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事由中,主要是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和政府行为三大类。而约定免责事由则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但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