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其它国际私法相关 > 国际私法法规 > 我国关于引渡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关于引渡法律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3-09-21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64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那么我们原先会听说在国内犯案,如果出逃到境外,我们就没办法对其进行扣押,对于现今来说,由于同外国间的合作,一些犯罪分子,都被引渡回国,收到法律的制裁,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说明一下关于我国关于引渡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关于引渡法律依据的探讨

引渡的定义和重要性

引渡是指一个国家将在其境内被他国指控犯罪或已被他国判刑的人根据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引渡制度是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

引渡的法律依据

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义务必须引渡,引渡的法律依据应为含有引渡条款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国内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的颁布施行为中国国内有关机关处理中外引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引渡的基本条件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引渡已成为两国之间司法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国家主权的合法体现。引渡的实施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 请求引渡的主体必须是有请求权的国家,包括罪犯所属国和犯罪发生地国,个人不能成为请求引渡的主体。2. 引渡的发生必须以被请求引渡的罪犯居留在他国且犯有可引渡之罪为基本前提。3. 引渡应当根据引渡条约进行。

引渡的主体

引渡是国家的主权行为,根据主权不可分割原理,一国的主权必须由国家统一行使,任何国家的公民、内部行政单位或地方政府均无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也无权安排两国之间的引渡事宜。因此,引渡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包括提出请求的国家和被请求的国家。根据国际法,各主权国家有权驱逐外国人,但没有必须对罪犯引渡的法律义务。现代国际最通行的办法是当事国双方订立双边或多边条约,为履行条约的义务而给予引渡,也有一些国家按照国内法有关规定,根据具体案情,以互惠为条件,或出于礼让和友好的考虑,把罪犯引渡给他国。

引渡制度的历史

引渡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18世纪末以前,引渡的对象主要是叛乱者、逃兵和异教徒,并且是否引渡完全由君主自由决定。当时的引渡只不过是各国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和进行政治交易的一种工具而已。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以及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等刑法原则的确立,引渡的对象、程序和性质才发生了根本变化。1833年10月1日,比利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引渡法即《引渡法大纲》,英国也于1870年颁布引渡法,明确规定了严格的引渡程序,标志着现代引渡制度的诞生。

我国对引渡请求的审查程序

1. 外交部收到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后,应当对引渡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条约的规定进行审查。2.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级人民法院对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条约关于引渡条件等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进行复核。3. 对于两个以上国家就同一行为或者不同行为请求引渡同一人的情况,应当综合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到引渡请求的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请求国是否存在引渡条约关系等因素,确定接受引渡请求的优先顺序。4. 外交部对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认为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条约的规定的,可以要求请求国在三十日内提供补充材料。经请求国请求,上述期限可以延长十五日。如果请求国未在上述期限内提供补充材料,外交部应当终止该引渡案件。请求国可以对同一犯罪再次提出引渡请求。5. 外交部对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本法和引渡条约的规定的,应当将引渡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转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一般规定及其具体应用。内容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或死亡等问题的法律适用,以及涉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适用。在民事活动中,经常居所地法律为主要适用法律,但也考虑行为地法律和当事人的选择

  • 刑事司法协助请求对中国安全的损害处理方式

    我国对外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处理方式,对外联系机关对明显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请求可直接拒绝。遵循平等互惠原则,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不得损害我国利益,违反法律原则。刑事司法协助形式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协助侦查等。

  • 单方面解除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规定

    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需按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的中止履行需有确切证据,并立即通知另一方。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应相当于受损方所受损失。同时,采取补救措施是另一方的权

  • 涉外刑事案件管辖权种类竞合怎么处理

    属地,保护和普遍管辖权的适用竞合通常出现在涉外刑事犯罪嫌疑人处于我国(大陆)控制下而未被引渡之时。其并非只是法律适用的问题,亦关系到国际关系上一系列问题,值得关注和分析。劫持航空器是这类问题的典型,虽然发生概率小,仍有研究价值。而适用基于公约的普遍管辖

  • 引渡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 司考真题之三国法2013年不定项项选择题
  • 引渡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其它国际私法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