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 > 行政执行案件的裁判与执行应分开处理

行政执行案件的裁判与执行应分开处理

时间:2024-04-04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185

建立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裁执分离制度的必要性

保障行政执行效率

在分组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时,一些委员提出了建立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裁执分离制度的建议。其中,苏XX委员认为应在草案中增加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应当由该行政机关或者其所在市、县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实施。

苏XX委员的理由之一是,实行裁执分离制度有利于保障行政执行的效率。目前,对于经人民法院准予执行的行政行为,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由法院还是行政机关执行,导致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许多行政行为需要协调多个政府部门,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法院难以承担这一责任。

维护法院的中立性和公信力

另外,苏XX委员还指出,法院享有裁决权,但同时也需要执行裁决。然而,法院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执行者的角色存在问题,不符合法院的定位。这样的情况会严重质疑法院的中立性,并导致公信力的降低。若法院裁决后由政府执行,法院就可以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同时也为执行中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救济渠道。

同样地,韩XX委员也建议明确"裁执分离"制度。他认为审判与执行的分离是司法改革的一个方向,但从草案规定来看,这一点还不明确。因此,他建议增加一款明确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应当由该行政机关或者其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实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仲裁案件被告上诉法院,申请人起诉状的撰写要点

    xx市XX有限公司与XX之间的劳动仲裁案件被告上诉法院的情况。原告公司认为仲裁委员会关于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裁决错误,被告的工作年限不满半年,申诉部分已丧失请求权,并且被告放弃了领取工资的权利。因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不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 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原则

    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原则及仲裁机构的分类。在解决体育争议时,国际体育仲裁院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选择适用的规范和法规;若未选择,则适用瑞士法或公平及善良原则,并适用有关体育组织所在地的国内法。同时,介绍了临时仲裁庭和常设仲裁机构的特点和区

  • 物业纠纷的维权方法

    物业纠纷的维权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式。协商调解分为民事调解和行政调解两种,没有法律效力;仲裁需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仲裁裁决具有一裁终局的法律效力;诉讼程序包括提交起诉状、开庭辩论、调解或判决等步骤。

  • 行政执行案件的裁判与执行应分开处理

    在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时,一些委员提出建立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裁执分离制度的建议。委员苏XX认为,裁执分离有利于保障行政执行效率。目前,行政行为经法院准予执行后,由法院

  • 人民法院不强制执行判决怎么办
  • 没收财产的执行期限是多长时间
  •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收费中存在哪些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