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世界经济史的经验,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往往会显著增加。通常情况下,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变化会滞后于全球经济趋势一年。换句话说,全球反倾销案件的增减受到上一年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全球通货紧缩的影响,国外对我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一步增加,欧洲共同体也不例外。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欧贸易额已经呈现十多倍的增长,到2003年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欧中贸易一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在2004年举行的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欧洲的经济事务官员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坦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产品大量涌入欧洲,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增多也在意料之中。”他们还提到,“欧洲国家需要中国产品,中国的产品成本较低,在欧洲市场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的确给欧洲企业带来不少压力。”由于关税普遍降低,反倾销成为各国保护国内产业的常用手段,欧盟也不例外。
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欧盟仍然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在适用反倾销规则时对中国产品采取与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待遇。虽然中国已被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移除,但只有符合欧盟提出的严格市场经济标准的企业才能享受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反倾销规则。然而,实践证明能够获得市场经济待遇的企业寥寥无几,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的变化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政治姿态。
因此,“类比国制度”和“一国一税制度”仍然是适用于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一般规则,通过这些办法来衡量中国产品是否构成倾销,导致许多我国没有倾销的产品被裁定为倾销,或者本来只是轻微倾销的产品被裁定存在高幅度倾销。目前,俄罗斯已经获得了市场经济待遇,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许多领域市场经济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俄罗斯。
西方发达国家提供的混合信贷的形式。混合信贷主要包括政府贷款与买方信贷的混合融资和政府信贷与买方信贷的混合利率计算两种类型。政府贷款或赠款与买方信贷相结合,共同支持项目融资,混合利率的计算会根据赠予成分的比例来确定。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原则,包括交货时间作为风险转移的时间,以及过失划分原则和国际惯例优先等规定。根据《公约》和我国《合同法》,风险在交货后由买方承担,除非损失或损坏由卖方造成。同时,双方可遵循国际惯例或双方确立的习惯做法。对于国际货物买卖问题,建
销售协议的签订事项,其中包括买卖双方的名称、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以及货号、品名及规格、数量、单价等条款详情。协议中提醒了签订经销合同需要注意的风险,如商品规格、质量、销售区域等约定要明确,避免争议。此外,还详细说明了装运期限、保险、付款条件、单据、
技术贸易壁垒的案例及其影响。据美国食品与药物局统计,我国货物因不符合美国技术标准而被查扣的情况严重。同时,加强检验检疫措施,特别是SPS措施的不合规,对贸易产生限制。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水产品等出口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导致出口金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