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措施概述

时间:2023-09-26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86
保障措施是指成员在进口激增并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依据《1994年GATT》所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该措施是成员政府在正常贸易条件下维护本国国内产业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与针对不公平贸易的措施不同。设置该措施的目的在于:使成员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具有一定灵活性,以便其在特殊情况出现时免除其在有关WTO协定中应当承担的义务,从而对已造成的严重损害进行补救或避免严重损害之威胁可能产生的后果。

保障措施与情势变更原则

保障措施是国际法上“情势变更原则”在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具体运用。情势变更原则最初由16、17世纪的私法学者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契约在签订时隐含着在情势不变期间契约持续有效的条款,也就是所谓的情势不变条款。随后,国际法学者主张国际条约也应适用这一法理。1969年的《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方面承认可以援引情况之基本改变作为终止国际条约或退出国际条约的依据,另一方面也采取了慎重的做法,使这一原则的适用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

保障措施的起源

保障措施首次纳入国际条约,可以追溯到1942年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的《互惠贸易协定》。该协定第11条规定了在意外情况下,如果进口某种货物的数量大幅增加,并对国内生产者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任何一方政府都可以自由地全部或部分地撤回减让或修改减让。此后,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协定均含有类似的条款。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每一项美国贸易协定都必须包含这种条款。四年后,美国国会将这类条款规定在有关立法文件中。在国际贸易组织设立过程中,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和《1947年GATT》均对保障措施进行了规定,这得益于美国的倡议和各谈判方的同意。

《1947年GATT》中的保障措施条文

在《1947年GATT》中,起保障作用的条文主要包括:

1. 第12条:为保障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的数量限制

2. 第18条:关于欠发达国家为其经济发展的援助措施

3. 第6条:反补贴与反倾销措施

4. 第28条:关于关税减让的修改

5. 第35条:关于在特定缔约方之间不适用总协定的规定

6. 第20条:一般例外

7. 第21条:国家安全例外

8. 第23条:关于利益的丧失或损害的补救

9. 第19条:关于对某些产品进口的紧急措施

上述规定分别适用于总协定所规定的不同场合,其中以第19条的规定尤为突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 我国法律对军婚的保护措施

    中国法律对军婚的特殊保护措施。从婚姻法的颁布到现行法律的规定,都体现了对现役军人婚姻的稳定保障。现行婚姻法第26条为处理现役军人离婚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新刑法也保留了保护军婚的条款。最高人民法院对军婚保护做出司法解释,

  • 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企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市场与产品结构调整,遵守国际标准,积极与进口国企业合作打破技术垄断。同时,企业需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沟通合作,参与国外调查,加强信息沟通。政府应营造公平贸易环境,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突破技

  • 问题的提出

    中国与美国之间因轮胎贸易引发的争议。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此外,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不断增多,涉及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尽管在国际政治和学术层面存在对贸易

  •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 什么是强制执行
  • 财产保全与抵押权的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