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流程及期限
时间:2024-12-2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死刑复核程序及期限
一、死刑复核程序流程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按以下情形处理:1.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且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发回重新审判。2.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的,应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且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且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二、死刑复核期限
根据上述规定,死刑案件的复核期限为报请复核后的十日内。
三、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是一种特别审判程序,对于保证死刑适用的正确性、控制死刑的适用、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以及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具有重要意义。1. 保证死刑适用的正确性:死刑复核程序通过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查核准,可以纠正不当的判决,确保死刑的正确适用。2. 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死刑复核程序有利于防止无辜错杀和死刑滥用,避免给国家、公民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政治效果。3. 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死刑复核程序有利于保持死刑执法尺度的统一,防止地区之间宽严不一,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死刑适用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因此,死刑复核程序是保证死刑适用正确性、实现少杀慎杀和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的重要环节,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包括听取意见、全面审阅案卷等。程序定义上,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复核程序适用范围及组成也有所涉及,处理结果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裁定。
-
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
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汉代初步建立了司法体系,包括死刑执行规范;南北朝时期死刑复核制度形成,皇帝和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掌握复核权;隋唐时期是法律司法制度发展的高峰,唐律对死刑复核程序做出了严格规定,并建立了司法监督体制,保障了死刑复核权的有效实施
-
死刑复核程序的法律意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死刑复核程序,其是审查和核准死刑案件的特殊程序。尽管法律规定中存在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但概念上存在混用情况,给实际操作带来困扰。为确保死刑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合法执行,有必要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明确定义和规定。
-
盗窃100元的法律处理方式
盗窃100元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100元属于违法行为,一般会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若情节严重,处罚时间更长、罚款金额更高。此外,根据司法解释,不同金额的盗窃行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护人们的财产权益和维护
-
刑法寻衅滋事罪条文规定是什么
-
寻衅滋事罪累犯的量刑
-
侮辱人格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