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流程及期限
时间:2024-12-28 浏览:6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死刑复核程序及期限
一、死刑复核程序流程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按以下情形处理:1.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且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发回重新审判。2.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的,应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3.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且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且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二、死刑复核期限
根据上述规定,死刑案件的复核期限为报请复核后的十日内。
三、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是一种特别审判程序,对于保证死刑适用的正确性、控制死刑的适用、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以及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具有重要意义。1. 保证死刑适用的正确性:死刑复核程序通过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查核准,可以纠正不当的判决,确保死刑的正确适用。2. 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死刑复核程序有利于防止无辜错杀和死刑滥用,避免给国家、公民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政治效果。3. 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死刑复核程序有利于保持死刑执法尺度的统一,防止地区之间宽严不一,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死刑适用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因此,死刑复核程序是保证死刑适用正确性、实现少杀慎杀和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的重要环节,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五年改革纲要》: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全球死刑趋势及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公开性问题。全球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废除死刑,而美国死刑复核程序具有典型性。在我国,保障死刑的程序公正至关重要,但现行死刑复核程序存在不开庭审判和缺乏公开性的问题,导致无法有效监督并可能剥夺当事人的公开审判权和庭审辩论权。
-
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人委托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阶段辩护人的委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保障辩护律师的权利,听取其意见。辩护律师可以积极参与复核程序,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复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该程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适用死刑的严肃和谨慎态度,有助于保证办案质量、正确适用死刑、控制死刑的适用,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以及严格死刑规格和统一执法尺度。通过多次检验和保障,减少冤假错案,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
-
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
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以及刑事诉讼的主要阶段。根据《刑法》的规定,不同刑罚的追诉时效不同。刑事诉讼主要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五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存在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两个特殊阶段。
-
发现死刑复核案件有哪些情形要由检察长决定
-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