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侵占罪法条释义及其相关解释

侵占罪法条释义及其相关解释

时间:2024-03-0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8274

侵占罪的定义及要素

一、侵占罪的概念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二、侵占罪的客体要件

侵占罪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遗忘物是指出于遗忘者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遗失物与遗忘物不同,遗失物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一般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丢失之人。遗忘物是刚刚、暂时遗忘之物,遗忘者对之失去的控制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会很快回想起来遗忘的时间与地点,回来寻找,而拾拣者一般也知道遗忘者是谁。遗忘物也不同于遗弃物,后者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处分而抛弃的财物。埋藏物是指为隐藏而埋于地下之物。无论是代为保管之物还是遗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须是他人的财物。他人在这里仅指公民个人,不包括国家或单位。

三、侵占罪的客观要件

侵占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1. 必须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合法持有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侵占罪的合法持有包括代为保管、拾捡遗忘物、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行为人如果将财物非法占有,不构成侵占罪,而是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2. 必须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占为己有是指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处分、使用和收益。拒不交还是指依法、依约而当将他人的财物退还而拒不退还。

四、侵占罪的主体要件

侵占罪的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五、侵占罪的主观要件

侵占罪的主观要件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侵占罪。构成侵占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不能构成侵占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公证过的房屋买卖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规定,只要房屋公证合法且不属于禁止买卖的情形,所有权人就有权进行买卖。同时,所有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可在其不动产或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但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私

  •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介绍了办理转移登记所需的证明和凭证。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机动车贬值的估算方法,包括实体性贬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主观察法、使用年限法和行驶里程法。

  •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当被执行人购买的期房被司法拍卖时,竞买人可凭法院司法拍卖文书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房屋登记部门需协助办理,依据《房屋登记办法》规定完成相关手续。涉及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要求登记时,房屋登记机构应予以办理并在房屋登

  •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动产和不动产在经济学上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它们在法律上的区分。动产是可以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金钱、器物等;不动产是不能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土地和建筑物。动产和不动产可以互相转变。在法律上,得失变更、诉讼管辖及涉外法律适用、税法中

  • 刑事犯罪:不当得利的法律立场探讨
  • 职务侵占与盗窃罪的区别
  • 长时间货款未结清的属于职务侵占吗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