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和欧盟。根据统计数据,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中有近75%销往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个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都起源于这三个经济实体。由于我国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我们不得不直面技术贸易壁垒的威胁。
我国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质量也相对落后。专家估计,我国产品质量实际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至20年。在出口商品结构上,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占主导地位,而附加值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占次要地位。随着全球质量水平和档次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门槛也在提高。
以德国为例,目前应用的工业标准约有15800种,大多数等同于国际标准。而我国技术标准约有70%至80%低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此外,我国标准体系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量众多而水平较低。这使得企业的产品出口受阻。
由于我国长期被排除在WTO主持的多边贸易体系之外,我们难以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限制。一方面,我们缺乏充分、稳定、确切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我们无法使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歧视性的、非合理的技术限制,也无法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我国的宏观管理层次存在巨大的漏洞,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了解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无法在宏观上指导我国出口企业。再加上技术贸易壁垒本身的不透明性,使得我国出口在缺乏宏观层面的指导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
为了跨越技术贸易壁垒,我国的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投入人力和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状况,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
(2)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主要负责通报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信息,并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特别要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EOI中心的优势,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研究主要贸易对象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打破壁垒,扩大出口。
(1)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
(2)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符合国际标准的能力。
(3)加强与国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1)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2)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中国与美国之间因轮胎贸易引发的争议。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此外,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不断增多,涉及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尽管在国际政治和学术层面存在对贸易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并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限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限制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并强调我国需提高产品标准和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背景,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普遍存在的理由以及协议的产生背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制定严格、复杂且多变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认证制度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并保护本国市场。协议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绿色要求与贸易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观上某些国家在利用绿色概念实施贸易保护。在WTO框架下,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植物和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一般认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涉及环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