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并购 > 公司并购后员工权益保障与应对策略

公司并购后员工权益保障与应对策略

时间:2024-03-07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8674

公司并购后员工的安置原则

一、员工接收和待遇保持

在公司并购过程中,对于私营企业的员工,由于他们对企业的依附性较小,因此员工安置问题相对较简单。然而,对于具有国企背景的企业,情况就需要格外慎重考虑。这些企业的员工对企业和国家有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因此,在安置这类员工时,必须做到细致入微。以下是几个原则供参考:

  1. 所有员工原则上全部接收,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并给予过渡期,一般控制在两个月以内,以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2. 过渡期结束后,所有留下来的员工,一律竞争上岗,重新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3. 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以及该法实施后至收购基准日之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员工,要求目标公司一律补签书面劳动合同,以避免可能支付双倍赔偿的问题。
  4. 原则上,收购方不主动开除任何员工,以避免可能支出的经济补偿金。
  5. 特殊员工,如"三期"中的女职工,以及工伤、工亡员工,需要特殊对待,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和并购的顺利进行。

二、解决并购项目中员工安置问题的建议

在并购过程中,为了防止员工产生集体不满情绪,导致罢工等集体事件的发生,建议与员工中的领班、管理层、核心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运用适当的谈判技巧,对员工进行分批疏导。

此外,建议妥善处理与商务部门、工商部门、人社部门、劳动监察部门等政府部门的关系。在中国,一旦发生集体罢工问题,当地政府会优先考虑维稳,要求公司妥善解决员工问题,防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建议在进行员工安置之前和过程中,与相关部门(甚至可以与使领馆)进行汇报和良好沟通。

此外,近年来工会的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国总工会做了许多呼吁保护员工的事情,大力发展下级工会。作为一个准政府机构,建议企业与工会保持及时沟通,争取工会的理解与支持,这将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三、引用法条

以上安置原则的制定,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总结

在公司并购后,对员工的处理应以维持现状为原则。员工原则上全部接收,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并给予过渡期。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资本、资产方面的风险

    收购公司在资本、资产、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收购方需查询目标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资产构成,厘清股权配置、资产担保、不良资产等情况,并关注公司的流动比率和偿债能力。同时,收购方还需注意目标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问题,防止公司故意抬高价值或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取消行政审核

    国务院发布的新政策,即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其中明确取消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政审核,除了借壳上市仍需严格审核外。新政策旨在降低并购重组成本,推动市场化并购浪潮。具体措施包括缩小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发展并购贷款以及改革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股份定

  • 上市公司并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上市公司并购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主要措施包括正式评估并购重组,关联方回避表决,强化信息披露,以及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监督审批。其中,《跨省条例61-101》对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做了详细规定,包括评估机构的选定和职责、评估费用的支付、早期警报报告

  • 公司被收购的期权的有效性

    公司被收购后期权的有效性及与之相关的内容。文中提到,期权池通常占据公司总股本的10%-20%,来源于创始人和投资人自己的股份,用于激励核心员工。期权受益人无需支付费用,且早期员工的期权覆盖范围较大。不合理的期权池比例和过高的期权池可能会带来财务成本和

  • 员工请假去表白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理理由
  • 公司股权转让手续办理流程及要求
  • 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