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体系主要由技术规章和规范、包装和标签要求、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五个体系构成。这些体系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和制度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性。同时,TBT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易受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对于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影响更为深远。
(1)TBT已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发达国家通过TBT措施,不需要经过国际组织的批准,短期内即可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和相关产业。因此,TBT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保护本国市场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2)我国标准体系管理存在不足。我国标准多而杂,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而在国家标准中,只有10%采用了国际标准。我国对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技术性管理措施了解不足,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性手段缺乏了解。
(3)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较低。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轻工和农副产品。由于生产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出口商品质量不高。此外,由于国内商检部门缺乏测试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标准样品,不得不进口大量检测检验设备,致使出口产品成本大幅上升,竞争力较低。另外,我国许多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卫生检疫意识、环境意识淡薄也是影响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1)建立TBT预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收集、跟踪国外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措施,建立中国国家技术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让他们做好防范工作,采取积极措施突破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2)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推广ISO、IEC等一系列国际性标准的认证,进一步扩大生产企业认证覆盖面,使更多我国产品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3)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资源允许的限度内,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国家标准。同时,要广泛宣传推广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和发达国家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让生产企业在掌握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安排生产,以使产品符合进口国要求。这对于扩大出口贸易、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帮助。
中国与美国之间因轮胎贸易引发的争议。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引发中国政府强烈反对,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此外,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不断增多,涉及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尽管在国际政治和学术层面存在对贸易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并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限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限制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并强调我国需提高产品标准和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背景,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普遍存在的理由以及协议的产生背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制定严格、复杂且多变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认证制度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并保护本国市场。协议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绿色要求与贸易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观上某些国家在利用绿色概念实施贸易保护。在WTO框架下,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植物和植物卫生检疫协议》。一般认为,构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涉及环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