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显失公平撤销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4-12-30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赠与合同显失公平撤销的判断标准
一、引言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赠与合同显失公平撤销的判断标准被明确。本文将对该判断标准进行详细解析,以便于受损害方在受到不公平赠与合同时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
二、赠与合同显失公平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赠与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合同成立时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等价有偿原则的情况。当赠与合同存在这种显失公平情形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判断标准
赠与合同显失公平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优势利用:一方当事人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例如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专业知识等,使对方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或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优势利用导致合同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平衡,违反了等价有偿原则。2. 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使对方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这种情况下,合同的订立往往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损害了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
四、撤销权的行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受损害方在赠与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下,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受损害方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并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
五、结论
赠与合同显失公平撤销的判断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中得到明确规定。当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合同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等价有偿原则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受损害方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并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这一判断标准的明确将有助于维护合同订立的公平和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叉要约的效力
交叉要约的效力问题。在合同法中,交叉要约只是双方进行要约和承诺的方式之一,不能单独作为合同成立的依据。双方在此情况下都有撤回、撤销要约或拒绝承诺的权利。因此,合同成立仍需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
-
女职工三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享有一定的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导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撤销解除决定、支付工资和劳动合同终
-
刑事案底对配偶的影响
刑事案底对配偶的影响。不同地区政审标准下,存在上述情形可能会对报考政法机关的人造成不良影响。如有配偶、直系亲属等被判处刑罚或在接受审查,报考相关政法机关时可能会受到阻碍。具体情况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政审标准而定。
-
农村房屋赠与协议书的撰写方式
农村房屋赠与协议书的撰写方式,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的财产名称、财产状况、赠与合同履行的时限和方式等内容。甲方自愿将其不动产房产赠与乙方,包括房屋动迁产生的相关权益一并赠与。合同经双方签字并经村委会公证后不可撤销,甲方应积极协助乙方办理过户手续。
-
效力待定合同善意取得能否对抗第三人
-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
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归为累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