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除非劳动者要求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则需要支付相应的补偿金。
电工王师傅在一家招待所工作了11年,然而在他符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条件后,老板没有与他签订新合同。今年年底,招待所所在地的租期到期,老板决定不再经营并解约。在老板拒绝支付补偿金的情况下,王师傅向西城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提出了调解申请。
工会调解员王志明律师介绍,《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用人单位未签订该合同的,需要每月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二倍,并且如果单位违法解约,还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在调解过程中,招待所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没有与王师傅签订劳动合同是因为认为不必要。然而,王律师指出,根据法律规定,无论合同期限是否固定,用人单位都需要与职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招待所同意一次性支付给王师傅12.5万元的赔偿。
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因为担心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束缚,会尽量避免签订该合同。然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连续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三次续订劳动合同时,职工有权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该签订该合同。因此,用人单位需要避免对法律规定的误解,从规范内部制度的角度出发,避免出现类似的劳动争议。
此外,即使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有违法行为,单位仍然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不可解除的合同。对于劳动者满足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单位不予理会或执意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支付从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的双倍工资。如果单位恶意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以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赔偿金。因此,建议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满足条件并书面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尽量签订该合同。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与途径。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解决,如仲裁不服可提起诉讼。同时,对于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的情况,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仲裁维权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法解除则须支付赔偿金。同时,存在特定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并用。赔偿金的计算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且不需按分段计算方式计算。对于能否同时适用经济补
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单位辞退员工的法定事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如劳动者患病、无法胜任工作等法定事由,并在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费后方可解除。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应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某汽车品牌大裁员的情况及裁员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法律条文。依据《劳动合同法》,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针对能力不足的员工,无需支付补偿金。支付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具体标准包括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