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山县石塘镇,农民刘某和余某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玩耍。2006年1月16日,刘某开着自己的摩托车回家,碰巧遇到了余某。由于情面,刘某同意让余某免费搭乘他的摩托车,送他去石塘镇苏村。然而,途中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结果让刘某感到自己很“无辜”。
当刘某左转回苏村时,与宁某驾驶的一辆正三轮摩托车发生了碰撞。由于刘某无法避让,两辆车相撞,导致余某的右脚受伤,两辆车也受到了损坏。根据灵山县交通警察大队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刘某没有给直行的车辆让路,承担了事故的主要责任。宁某驾驶的摩托车制动不合格,承担了事故的次要责任。余某作为乘客没有违法行为,不负事故责任。
由于医疗费用和其他费用的赔偿问题,余某多次与刘某和宁某协商未果。于是,他在2006年5月11日将两人告上了灵山县人民法院,请求判令两被告赔偿医药费、住院费、误工费等共计14351.87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因交通事故受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是由两被告共同行为造成的,根据两被告的过错程度,应分别承担赔偿责任。刘某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为60%。宁某驾驶不合格的正三轮摩托车导致交通事故,是次要责任者,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为40%。根据此判决,刘某应赔偿余某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7922元,宁某应赔偿5281.78元,两被告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方便而从非人行通道横穿马路,导致机动车驾驶人紧急刹车,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定双方的责任呢?通过一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关规定。在这个案例中,刘某驾车正常行驶时,行人冯某突然从非人行通道横穿马路,尽管刘某
本文介绍了一起交通事故案例。一辆新购的本田雅阁在送客途中被追尾,公司将肇事方告上法庭,要求索赔修理费、租车费以及车辆贬值损失费。法院经过审理后判决,认定事故责任在追尾车辆,支持了公司的部分诉讼请求,其中包括车辆贬值损失。在此案中,车主马某没有出庭。双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案件数量也大幅上升。本文介绍了十个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由于交通违法行为引起的。法院根据事故责任,逐案分析权利主张,引导人们在遇到类似纠纷时依法维权。其中一个案例是阿明驾驶奔驰搭载车主钱某时,与某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往往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其整体结构和自身价值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一起车辆减损费赔偿的案例,赵先生认为车辆在事故中遭受损坏后价值降低,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