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临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数量远超其他WTO成员国。
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更多。
金融危机爆发后,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不仅在短期内增加了,而且与反补贴调查合并的案件也增多。
涉及到反倾销的商品范围在我国非常广泛。
我国成为使用反倾销规则较为频繁的WTO成员国家的主要反倾销对象。
对我国的反倾销制裁可能会引发消极的连锁反应。
作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一种表现形式,反倾销是在全球经济低迷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出现的。我国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外部原因是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内部原因则是由于我国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
首先,世界贸易下滑导致反倾销案件大幅增加。
其次,中国外贸率先止跌回升,使我国出口商品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目标。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2)主要出口商品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 3)对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顺差过大。
我国政府一直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了扩大出口,各级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大力支持出口创汇企业,并为了获得更多市场开放,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由于反倾销可以直接限制企业对进口国的出口,因此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主要手段。尽管反倾销应诉的主体是企业,但面对当前频繁的反倾销,我国各级政府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积极应对。
加强对反倾销问题的认识,研究并制定应对策略。
企业应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应调整外向型经营模式,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程度。
国家应加强对出口商品的宏观调控,引导出口结构的合理化。
建立健全我国反倾销的应诉和起诉机制,提高应对反倾销的效率。
努力改善贸易环境,促进公平、自由和开放的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及资料:
[1]党军冯*宪,《国际贸易摩擦现状及我国的对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7期
[2]尹翔硕李*顶,《边际保护、加权福利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财经问题研究,2008第4期
关贸总协定中的非歧视性贸易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该原则旨在保证各国间非歧视地开展贸易,体现于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关贸总协定的多项协议条款中。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同时,市场准入机会的存在取决于关税的运用,关税应受到约束且不对不同来源的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市场化程度提高,保险品种增加,开拓国际保险市场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然而,国内保险市场受到冲击,管理难度加大,人才队伍不稳定等消极影响也随之而来。对此,应采取逐步开放市场、适当限制外资企业进入、选择合适
国际贸易中的几种常见术语,包括货交承运人(FCA)、船边交货(FAS)、船上交货(FOB)、成本加运费(CFR)、成本运费保险费(CIF)、运费付至(CPT)和运费保险费付至(CIP)。这些术语涉及货物的交付、风险转移、运费负责、保险责任和关税责任等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陶瓷产品出口依赖海外市场,但近年来遭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如巴西、印尼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积极应诉,但面临律师费用高昂、国家支持不到位等困难。官员建议成立反倾销基金会以扶持遭遇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