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外反倾销起诉案件中的应诉率只有60%~70%,而绝对胜诉率不到40%。据统计,我国在470多起反倾销案件中,仅有少数企业能够成功打赢官司。
全球知名律师事务所威*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的李*凤表示,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反倾销的法律战争并不是不可能或非常困难。
在最近举行的中美法律及知识产权高峰研讨会上,威*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以两桩重大反倾销诉讼为例,介绍了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案件的经验。
威*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的RobertC.Cassidy指出,当一个产业得知可能有人要进行反倾销申诉时,该行业的组织或协会应该警示所有出口商,并协助他们准备回答美国商务部初步调查问卷。
在最近的两个反倾销案件中,滚珠轴承企业和木制卧室家具企业的结果截然不同。
在滚珠轴承案中,中国滚珠轴承生产商通过行业商会和一位大型出口商的高管的有效组织,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供了必要的具体信息,成功证明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对美国产业没有造成损害。因此,起诉被驳回,中国滚珠轴承生产商被判对美国相关同行企业和产业无损害。
相反地,在木制卧室家具案中,由于行业合作不够,大多数强制应诉企业未能强有力地支持选择印尼作为中国适当的替代国。因此,这些企业被裁定了更高的倾销幅度。即使有一家公司成功说服美国商务部它没有倾销,其他企业仍受到其他强制应诉企业的影响,被裁定了极低的倾销幅度(低于5%)。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陶瓷产品出口依赖海外市场,但近年来遭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如巴西、印尼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积极应诉,但面临律师费用高昂、国家支持不到位等困难。官员建议成立反倾销基金会以扶持遭遇贸易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应附带的证据类型,包括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对国内产业的损害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倾销对出口国的影响,包括挤占市场份额、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发展态势。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次数日益增多,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且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自中国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
在裁定倾销成立案中,中国占总案件的近20%,位于全球之首,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出口商品,涉及到钢铁金属制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以及煤矿化工、原料性产品、半成品等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它成员国对中国原有的单边设限,例如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