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8日,俄罗斯经贸部决定对来自中国、韩国、比利时、芬兰和哈萨克斯坦的彩涂板进行反倾销调查,我国鞍-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均在其列,涉案金额高达2.47亿美元,是截至目前俄罗斯对我国发起的金额最大的反倾销案件。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获悉,经过一年半的调查,俄罗斯工业贸易部正式发函,称国内产业并未受到损害,因此决定终止对华-彩涂板反倾销调查。
斯谢韦尔钢铁公司等钢铁企业要求对自中国进口的彩涂板加征反倾销税,理由是中国彩涂板进口增长过快,销售价格过低,挤压了俄国内同业的市场。然而,经过我国政府部门的交涉和业界的积极应诉,以及展开行业损害抗辩,该案最终胜诉。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与俄罗斯、乌克兰等新兴市场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出口企业需要持续关注和积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根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发布的调查,2008年,中国共遭受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前独联体国家发起的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建议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征收29.4%的惩罚性关税,目前俄方与中国正在就这一问题进行协商。商务部贸研院专家梅*育表示,保护俄罗斯国内相关产业是俄罗斯对中国施以反倾销威胁的根本原因。随着中俄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俄罗斯正成为我国又一个重要的反倾销来源国。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例及其原因。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产品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中国当前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数量不断上涨,特点包括以欧美等发达地区为主,政策歧视严重,针对优势产品,反倾销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延伸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在裁定倾销成立案中,中国占总案件的近20%,位于全球之首,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出口商品,涉及到钢铁金属制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以及煤矿化工、原料性产品、半成品等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它成员国对中国原有的单边设限,例如欧盟
这种做法极不合理,常使中国本来没有倾销的产品被裁定存在倾销,或本来只有轻微倾销的产品被裁定为高额倾销幅度。这要求企业了解国际有关反倾销的规则,并积极参与应诉。